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寝室门被轻轻打开又被轻轻合上,周然的脚步声也渐行渐远。

  沈亦白拧着发疼的眉心,摁亮了手机屏幕,修长的手指滑过灵敏的触摸屏,文件下去大半,一条又一条,刻板的黑色楷体字号。

  闭了眼,厌烦的情绪挥之不去,手背搭在微微发热的额头上,沈亦白努力想入睡。

  手机反扣在干净的蓝白相间条纹枕头上,靠近耳朵,消息震动的更明显。

  沈亦白有些恼火,摁亮手机锁屏,发现是周然给他发了一条语音消息。

  点开,周然:小白,小白白,我知道你没睡。

  沈亦白打字:然后?

  又一条语音消息进来。

  周然:读书使人理智,实在不行刷一本试题册。沈爷爷的事,现在你也无能为力,别多想。

  无能为力……

  四个简单的字,扎眼万分。

  见沈亦白不回消息,周然再接再厉。

  周然:游戏不打,睡又睡不着,化学试题册你又刷完了,那就读点书吧。杨绛先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烦恼过多,是因为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当然,杨绛的话是他周然百度的。

  沈亦白:没书。

  沈亦白:只有数学教科书1-3。

  周然:……

  沈亦白坐起身,打开已经刷完了的化学试题册,一张薄薄的纸片掉到了腿上。

  不是自己的草稿纸。

  沈亦白想起来,是下午那个坐在自己旁边的女生塞给自己的讲义。讲义笔记写的很认真,比他们理一的任何一个人都要认真。

  第一页,傅封固定打上去的留给他们欣赏的诗词中一些语句下面还被画上了横线。

  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

  他记得f2当时是这么说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觉得这首诗某些句子写的好,就在下面画个横线。现在不懂也没关系,你觉得好就行了。读书一定要留有痕迹,过一段时间再回首,你会有不一样更深一层的收获。

  所以,那个女生大概是觉得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这句写的好,还真的很认真。

  第6章 想啊

  chapter.6不是说要拿讲义吗

  “生成的二氧化碳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26.25克沉淀,根据上文推断该样品?”周然念着题目。

  “嗯。”沈亦白听着周然念着题目已知的条件,在心里飞速计算着数值。

  “氧原子全部来自铁的氧化物。所以这样生成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2625摩。”

  借着周然算出的物质的量,沈亦白继续分析着:“也就是铁氧化物中所含氧原子的量,其中每一摩氧原子所对应的……”

  “是二氧化铁,我没算错。”周然弄清了原本答案模糊的题目,也不准备继续写下去,喊道:“小白?”

  “嗯?”沈亦白又把那个女生留下的那张讲义翻过来,从诗词鉴赏开始往下看。

  “心情好点了吗?”

  周然问这话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gay。他知道沈亦白情绪鲜少会有波动,只是会在遇上沈爷爷的事情上动火。

  沈亦白反问,“开黑?”

  “等我!我立马回去,我走中!”周然来了精神,胡乱把散乱的书收拾好,反身就往寝室跑。

  ————————

  周一。

  天晴,白日里气温越来越高。

  上午第二节 课还没下,林思晗就被太阳晒的有些受不了。她和许笙笙同桌,坐在右边靠门靠窗那一组,正对太阳。

  教室里没有开空调,也没有开风扇。情绪高昂的语文老师丝毫不在意教室里可以蒸馒头的温度,还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讲解着《赤壁赋》讲到动情处,时不时诵喝几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读到这里,语文老师顿了一下,似是在回味字里行间的意味,“这一段非常精妙,也是各种大考小考的高频考点,同时也是你们错别字的重灾区。我一边读,你们一边看,仔细看,等会我会点名喊人讲大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教室墙面的下半部分贴了瓷砖,凉冰冰的。

  林思晗忍不住往墙角的阴影里缩了又缩,想着自己就和蒸笼里面的白馒头一样。

  “下面请林思晗同学为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也顺便让我认识认识新同学,只要大概表述一下意思就好。”

  听到老师点自己名字,林思晗拿着书起身,定了定神看着课文逐字逐句的翻译着,“曹公孟德,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女声像浸润在寒涧溪水中的暖石,一下又一下,叮咚叮咚地浸入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