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8节(1 / 2)





  “邻居家的,”杨佩珊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敷衍着回答,“她爹到报社送稿子,托我照看一会儿。”

  杨佩瑶摸一下小姑娘乌黑油亮的发丝,笑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小姑娘仰起头细声细气地回答:“我叫秦云舒,快四岁了。”

  秦云舒?

  这名字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听过一般。

  杨佩瑶正思量,杨佩珊先按捺不住,红着脸道:“就是你们秦老师,秦越的女儿。”

  杨佩瑶恍然记起来,之前去秦越家探望的时候,秦越提过他女儿的名字。

  云舒,出自《幽窗小记》,有宠辱不惊得失不忧之意。

  杨佩瑶忙问:“秦老师几时从老家回来的,没有回学校教书吗?”

  杨佩珊道:“去年秋天,你刚上大学不久回来的,他拉扯着孩子怎么教书,现在接些翻译的杂活干,偶尔往报社投稿赚点稿费。我之前让他帮忙算过账目,慢慢熟悉起来的。”

  杨佩瑶还待再问,感觉胸前又涨得慌,再顾不得多说,急急忙忙往家里走。

  顾夫人正着急,瞧见回来,连忙招呼道:“瑶瑶快来,宁哥儿饿了。”

  杨佩瑶赶紧洗手,又用热毛巾擦擦身体,问道:“哭了没?”

  顾夫人叹气,“哪里会哭,要会哭会闹就好了,只是不停地吧嗒小嘴……跟自新小时候一样,别人逗他不知道笑,受了委屈不知道哭,就是个不讨喜的性子。”

  杨佩瑶抱起顾宁远,看着他麦色的肌肤和那双乌漆漆的大眼睛,心底柔软一片,轻轻点下他的小鼻头,戏谑道:“宁哥儿不用讨别人喜欢,娘跟祖母疼你,还有你爹。”

  顾夫人再叹一声,“瑶瑶比娘强,我刚生下自新那会儿,着实不待见他,也不想抱他不想喂他……”说着眼圈就有些红。

  杨佩瑶猜测顾夫人八成是产后抑郁。

  初为母亲,很多人会不适应。

  遂柔声解劝,“都将近三十年前的事儿了,娘还记着干什么?您要是觉得亏待会长,就多抱抱宁哥儿。娘,您看宁哥儿这双眼是不是有点像我?”

  说着将吃饱了的顾宁远递到顾夫人面前。

  顾夫人掏手绢摁两下眼窝,仔细打量几眼。顾宁远活脱脱就是顾息澜的翻版,哪里像了,不禁替杨佩瑶抱屈。

  受这么大罪生下儿子,却丁点儿像她的地方都没有。

  杨佩瑶却不这么认为,儿子像父亲就很好,有担当有原则……只别像父亲那样无赖。

  昨天晚上,她喂完儿子,那一个厚颜无耻的非要缠着尝尝口味怎么样,不惜抢夺儿子口粮。

  结果折腾得她半宿都没睡。

  可是过程又很……美好。

  两扇玻璃窗洞开着,微风习习带着艾草的苦香。明亮的月光照着他的身影也照着她。

  碍于身旁沉睡的儿子,两人不敢有大动作,只能慢慢地磨。

  生生地磨出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正想着,门房送来一封信,是从法国寄来的越洋信件。

  杨佩瑶原先以为是顾静怡写的,看字迹又不像,拆开来瞧,竟是陆景行所写。

  信里严厉地斥责杨佩瑶心胸狭窄,因为感情问题竟然报复到他家里,还恶狠狠地放话,永远不会原谅她。

  “还真把自己当盘菜,谁稀罕他原谅?”杨佩瑶讥刺一笑,顺手将信撕成碎片扔进垃圾筒。

  自从成立伪满洲国以来,民众开始抵制东洋货,既不用东洋银行的钞票,也不刊登东洋货物广告。

  学生们也数次上街宣传,号召各商户抵制东洋货远离东洋人。

  陆家的杂货店因受洋货冲击不太景气,后来就改卖东洋货品,诸如东洋仁丹、玉容油、东洋草帽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学生们气愤之下把他家里店铺砸了。

  陆景行的父亲去找顾息澜,顾息澜没工夫见他,商会的秘书斥道:“早两个月就通知你们不得经销东洋货,让把货物下架,你贪图利益不肯听从,别说会长,就是天王老子也保不了你?”

  陆父既心疼被砸坏的店铺,又生气秘书的言论,回去就得了重病。

  这是三月发生的事儿,杨佩瑶还在家里坐月子,完全不知情。

  即便她知情,也不会出手干涉。

  正值举国上下群情激昂的时候,陆父真舍不得那些东西,偷偷藏起来自家用,别人也不会硬闯私宅翻出来,可他非得明目张胆地拿出来摆在货架上。

  学生们砸店铺固然激进了些,可陆父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可笑的是,陆景行竟然把这笔账算到杨佩瑶头上,他是真没脑子还是真没脑子呢?

  杨佩瑶半点儿不把陆景行的威胁放在心上,她惦记的是杨佩珊。

  杨佩珊性子火爆又没耐心,并不是特别喜欢小孩子,家里的康宝跟平哥儿她都很少抱,却独独对秦云舒那么和蔼可亲。

  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呢?

  第119章 母子

  会不会是杨佩珊看中了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