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毕业后我回家养猪了第44节(1 / 2)





  一帮婶娘嫂子们气得简直要“怒发冲冠”了。

  可不是吗?从前她们为了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留在村里,下地干活,一年到头累的半死也挣不到几个钱,每个月伸手找男人要生活费,婆婆还要说闲话,说她们只知道花钱,全然不顾自己儿子在外面累死累活……这话听着可真是戳心窝啊!

  他们也不想想,要回来那点钱,有几分钱是花在她们自己身上的呢?

  家里日常开销的柴米油盐不要钱?孩子上学的校车费、午餐费、书本费不要钱?隔三差五给老人孩子买点肉吃不要钱?换季的衣裳鞋子不要钱?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要受委屈,女人们心里苦,但是为了孩子还得咬牙死撑着。

  可现在不一样了。

  自从跟着唐新岚一起做买卖,先不说家里会做吃食那几家吧,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挣个大几千轻轻松松,再加上自己在作坊帮忙的工资,有那手脚勤快的,一个月万把块钱都能挣到。

  她们不怕苦,真的,再苦能有大夏天的在地里喂蚊子打农药苦吗?坐在作坊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到点下班就能见到现钱,孩子放学还能送到作坊那边吃一顿点心,喝上一袋纯牛奶,这些可都是看得到的好处。

  已经过惯了这样的好日子,现在有人闹着想让她们失业回家吃自己?

  滚蛋吧!敢让老娘失业,你们全家也甭想活了!

  别说这些婶娘嫂子了,她们的婆婆比她们更恼火好吗?

  儿媳妇能挣钱,除了少数脑子不正常的极品之外,绝大多数婆婆都是开心的,原因很简单:媳妇的钱那就是家里的钱,哪怕舍不得给家里花,总得留着给孙子上学买房吧?反正最后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别说一个月大几千的收入了,就是平白少了几百块,老太太们心里都要滴血了好吗?

  扎好头巾,猛灌下一大缸茶水,鼻涕一擤,大腿一拍,嚎啕着一路骂着就往村委冲了过去。

  孙今妍头皮都要炸开了。

  反倒是老支书,大概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还有闲心去换了一杯新茶叶,灌满了茶水,坐在会议室正上方,不慌不忙地看着两方人马各自坐在了会议室的两边——后面赶来的婆婆婶娘们坐不下了,也不肯走,虎视眈眈地守在外边,只等着那帮闹事的兔崽子们开完会出来,就奔上去狠狠啐一口,再挠他们一脸血!

  会议室里,先前串联好过来搞事情的一帮人,一看到外面玻璃窗下挤满了白花花的脑袋,婆婆奶奶们还一脸凶相地等着他们,顿时屁股底下跟坐了一排钉板似的。

  这时候他们才醒悟过来:糟了!光顾着搞倒唐新岚,忘了她那作坊里还有二十来个婆娘了!

  这二十来个婆娘也不简单。既是有本事叫小唐老板看中了请去帮忙的,平日里在村里为人都挺不错的,婆媳关系也不算差,他们闹着要唐新岚退地,那就是砸了这帮婆娘的饭碗啊!

  得罪了她们,可不就把后面那帮老东西给招出来了?

  这帮老东西别看平日里走路都颤巍巍的,随时都要去见马克思的样子,却是村里最不能得罪的存在!

  这帮老太太辈分比他们大,嘴巴又比他们毒,记性也好,他们小时候那些个鸡毛蒜皮的挫事都记得清清楚楚,跟她们掐架的后果……简直不敢想!

  不对,是根本就不敢掐好吗?

  掐输了,人家搂头就吐你一脸唾沫,伸手打你几巴掌都不能还手的,还手就是忤逆长辈。

  掐赢了,那更恐怖,这帮老太太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回头就能天天坐在你家门口,嚎得全村人都知道你一个晚辈欺负人家老太太,又或者冲到你家里摔桌子砸碗的,你要是敢对着干,老太太往你家院子里一趟,再去医院住几天……深知老太太可怕之处的男人们忍不住头皮一麻,不由得暗暗懊悔起来。

  然而事情已经做下了,他们几个本来就商量好了,打算先把唐新岚给闹出局,到时候村里这么大块地方白放着也浪费,正好他们转租过来,再高价转手租给唐新岚做仓库,岂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收钱?

  算盘打得很好,奈何他们忘了,小唐同学人家是正经上过大学的,非但如此,人家还是新闻系毕业的。

  记者这种生物,其实比老太太的战斗力还要可怕几分。

  老太太们只能胡搅蛮缠,记者要真想整人,还会想办法给人挖坑,找不出错处还能玩个钓鱼执法呢,哪怕新村长跟她关系不错,唐新岚也更愿意相信法律,合同都是找律师看过的,她没给村里挖坑就算厚道了,还敢拿村里来压她?

  孙今妍眨了眨眼睛,翻开手里备份的合同看了看,暗暗松了口气,决定效仿老支书,端坐钓鱼台,看唐老板掐死这帮不要脸的二流子!

  听到几个人又拿租金太低说事儿,唐新岚笑了笑,决定先给他们挖个坑——

  “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村里要提前收回这块地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要按照我方损失的三倍赔偿给我,这个我没意见,那麻烦村里的会计帮我们算算吧。”

  “对了,我仿佛记得村集体有个规定,这赔偿的钱,是要从集体账户上出的吧?嘻嘻~也不知道今年咱们村养猪场赚的钱,够不够赔给我的呢。”

  卧槽!

  这下子连老支书都坐不住了。

  村集体今年哪还赚到钱了啊?没把家底子赔进去就算不错了!

  生态养猪场的基础建设是大头,今年村集体的钱几乎全部投进去了,到现在还没见到一毛钱回款呢,账户上连年底的分红都没有,哪儿来的钱赔给唐新岚?

  老支书恨不得锤死这帮兔崽子们!

  唐爸强忍笑意,低下头喝了两口茶。

  第70章

  村里人只知道村集体在新的养猪场里也有股份,但很少有人知道,村里其实只占了三分之一股,剩下的唐家占了大头,唐新勇也入了一小股,总的来说,新的生态养殖基地里,唐爸才是真正的大佬!

  村里要把地收回来,就只能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唐新岚的损失——账面上的钱不够,那就从年底养猪场的分红里扣嘛,扣完为止!

  想到这里,唐爸忍不住把半张脸藏到了茶缸里,低头闷笑:到时候从养猪场提出来的钱,又赔到了他闺女手里,等于是左手出去,右手回来,他家一分钱没损失,倒是能顺手从村集体捞一笔。

  只是,这样一来,别说年底分红了,只怕是明年、后年,村里人也甭想从集体拿到一毛钱分红了。

  不过,这笔账可不能算到他闺女头上,毕竟不是他闺女主动要把地给退回去的,冤有头债有主,谁先闹出来的,你们找谁去吧!

  上唐村的老会计一言不发地回办公室取来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起来,算的特别认真!

  当年他出去打工,不小心被倒下来的红砖砸坏了腿,本来以为这辈子是废了,没想到回村之后,唐有才见他年纪小,拖着一条跛腿也不能出去打工,就叫他跟人学了一阵子算盘,给村里管管账,事情不多,每个月能从村里拿到1200块钱工资,再加上残疾人困难补助,他才能把日子给过下来,这份恩情太大了——虽然他没本事在唐爸被人举报的时候站出来护着他,但帮着算算账还是可以的。

  “这块地一年的租金是3000块,三倍赔偿就是90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