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3)(1 / 2)





  父皇登基之时的事情朕的确是知道一些,不过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也只知道个大概。

  闻言,凤空华点了点头,稍稍回忆了一下之后说道:朕只知道当初皇爷爷抱恙,缠绵病榻,父皇作为嫡长子,又是太子,本是顺理成章的第一皇位继承人。

  只是当时似乎有人不甘心皇位落在父皇手中,所以暗中勾结他国势力谋害父皇和其他几位皇子,甚至将父皇逼得不得不离宫避祸,在民间流落了一年多,才在重新回到了皇城,打破了那人的阴谋,顺利的继承了皇位。

  据说当年因为那人的野心,引来了他国的势力介入我们祈国的朝政,导致当年的夺嫡之争异常惨烈,好几位皇子都在这场争斗中过世了,最后幸存下来的只有父皇和宁安皇叔两个人。

  好像就是因为这样,父皇对于皇子间的争斗深恶痛绝,所以才在朕出生后就遣散了后宫,只留下母后一人,在母后仙逝后也没有再纳过任何一个妃子。

  听丞相的意思,莫不是这个在幕后兴风作浪的人跟当年为了谋夺皇位谋害父皇的人是同一个?

  陛下英明,据老臣猜测,若是当年过世的几位王爷中真的有人诈死,并且在暗处潜伏多年,伺机兴风作浪的话,有这般的耐心和野心的想来想去,也就只有那个人了。

  闻言,老丞相点了点头,深深叹了口气说道。

  哦?

  没想到这人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贼心不死,当年想要谋夺父皇的皇位,如今又盯上了朕,这般狼子野心的人,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不知丞相能不能跟朕详细说说当年之事,特别是关于那个人的事,他当年都做了什么?

  又是怎么死的?

  这些朕都要清楚的知道,毕竟如今敌暗我明,形势于我们很不利,我们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知己知彼这一点了。

  老丞相话音刚落,凤空华一贯冷淡的脸上难得露出了几分兴味盎然的神色,冷哼了一声,皇帝陛下挑眉,饶有兴味地问道。

  是,既然陛下想知道,老臣定会知无不言。

  想到那个人可能还活着,而且正在暗处伺机而动,老丞相顿时也觉得皇帝陛下多知道一些当年的事,特别是那个人的事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凤空华一开口,他也没有再犹豫,直接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当年的先帝一共有五名子嗣,其中当时作为太子的太上皇和如今的宁安王爷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是当时的中宫皇后所出,另外两位皇子虽不是皇后所出,但其各自的生母也是娘家势力雄厚的后妃所出,只有最小的一位皇子出身最低,其生母只是一名宫女,而他也只是当时的先帝一时兴起的产物。

  在他出生之后,先帝对于这个意料之外出生的儿子一直不喜,就连他的生母也没有因为生下皇嗣而得到晋封,依旧是一个要伺候人的宫女。

  原本宫女的日子就不好过,再加上她还生下了皇嗣,更是受尽了那些嫉妒的妃嫔们的凌辱,没几年就抑郁而终了。

  而这位小皇子在失去母亲,又不被父亲所承认的情况下,从小就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饱受欺凌,直到他十六岁之时,才因为一次偶然的救驾,引起了先帝的注意,这才慢慢回到了众人的视线中。

  从小顶着皇子的身份,却总是过着连奴才都不如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这人的性格彻底被扭曲了,变得阴暗而残忍,特别是对于太上皇他们几位一出生就身份尊贵、高人一等的皇子们更是怨恨,这才惹出了当年几位惨烈的夺嫡之争。

  后来他阴谋败露,知道自己已无胜算,就狂笑着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焚而亡了。

  由于当年很多人都亲眼看着他自焚了,所以没人怀疑他的死,没想到他居然还没死

  第一百五十章

  传说看来此人当年很有可能是在知道自己的阴谋破灭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逃离的方法。

  所以他当年肯定用了什么偷龙转凤的法子,用替身代替自己,故意在满朝文武面前自焚身亡,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这样他才可以顺利逃脱,并且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在暗中养精蓄锐多年,并且一直与朝中那些不安分的官员暗中联系,兴风作浪。

  只等他养足了元气,就一举谋夺皇位。

  不得不说此人性子之阴狠深沉,尤其是能够在暗中蛰伏将近二十年的这份耐心都足以让人心惊。

  若不是这次朝中那帮贪官太过贪婪,以至于让搁置多年的官员贪污案又浮上了水面,由此暴露了有人与魔教勾结洗钱的事情,这才让楼清他们顺藤摸瓜,发现了那人的存在。

  否则朕无论在怎么精明也不可能怀疑到一个死人身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说不定那人的野心真的有可能实现也说不定。

  听完老丞相的叙述,凤空华的表情顿时变得更为凝重了起来,甚至隐隐还夹杂着一丝挫败和恼怒,嗓音冰冷的说道。

  没错,此人的心机的确是几位深沉、不容小觑,并且手段也极为狠辣。

  想他当年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皇子,竟然也能暗中网罗到一支不小的势力,就连当年从小就极有帝王之才的太上皇都被他逼得不得不暂时离宫避祸。

  据老臣所知,太上皇当年离宫避祸的时候还遭到过那人的追杀,若不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得到了当年国师那一族的支持,说不定历史真的会被改写也说不定。

  若那幕后之人真的是那个人的话,我们处理起这件事就必须得更为谨慎小心了。

  听到皇帝陛下的感叹,老丞相也心有戚戚焉地点了点头,感叹着说道。

  国师?

  什么国师?

  朕怎么不知道我们祈国还有国师这一职的?

  正在感叹中的皇帝陛下敏锐地从老丞相的话中找到一处不同寻常的地方,皱眉问道。

  这国师一职在我们祈国历史上的确是没有的,还是当年太上皇特意为了那个人而设置的,只是没过多久就撤除了,并且严令史官不准将有关那人的事记入史册,所以陛下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闻言,老丞相轻叹了一声,沧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明显的遗憾。

  那个人?

  那个人是谁?

  为何父皇从未跟朕讲过有关国师的事?

  看来,朕这个皇帝不知道的事情还真不少啊,反正今日我们也说到了当年的事情,不如丞相就再详细些给朕讲讲吧,毕竟作为一个皇帝,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清楚,这也太离谱了,说出去可是要贻笑大方的。

  不知为何,从老丞相说起那个人的神情来看,凤空华就觉得那个人定然不是普通人,很有可能跟自家父皇有很深的渊源。

  毕竟能让那个连自己的儿子的冷漠以对的男人特意为他在朝中设立一个职位,甚至不惜推翻祖宗规矩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个普通人呢。

  一想到有这么个人能对自己的父皇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凤空华就忍不住对那个人感到万分好奇了起来。

  当然,他是不会承认他之所以对那个人的身份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好奇心,不过是由于从小被自己的父皇漠视,永远都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个在他眼中如天神般存在的男人,所以才会如此热衷于跟自家父皇有关的八卦。

  唉,那个人啊,是个很容易吸引别人目光的人,闻言,老丞相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了几分怀念的神色,悠远的目光就好像透过了层层时光的阻隔,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人,就连语气中也忍不住带上了几分怀念的叹息,许久才缓缓地开口道:当年太上皇受到那人的迫害,无奈之下不得不出宫避祸。

  后来又在那人的追杀之下,不得不在民间到处逃亡。

  而就在某次逃亡途中,太上皇被追杀过来的人重伤,危急之时闯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而就在那个地方,太上皇遇到了一个人。

  想来陛下也知道我们大陆上除了一个主要的国家之外,还有很多神秘的隐世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