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胡同养娃记第97节(1 / 2)





  杨珍瞧了她一眼,不谙世事的城里姑娘:“生意哪有那么好做,东西收好了回去自己吃去,这些凉皮可是好东西,是精细粮食,早些年家里穷,吃不起这些,这还是我娘在的时候学的一门手艺。”

  她叹了口气:“我丈夫生病过世了,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钱,这不是他不在了嘛,村里人就容不得我,总说我做的东西吃了能吃死人,他生病归生病,是我让他吃死的吗?”

  说起来就委屈极了。

  谁知道呢,本来想着卖凉皮为生,日子越过越好,谁知道丈夫会得那种病。

  她心情一不好,说话都有些哽咽。

  一说起来就想到以前,夫妻两个和睦,丈夫生病之前,还说要给她买根金项链呢。

  结果金项链是指望不了,现在就想赚点钱送孩子读书,平平安安的把儿子养大。

  人活着怎么那么难?

  想到早逝的丈夫,日日辛苦,最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样子,她心里头刚刚升起来的那一丝悔意也都消失不见了。

  没有丈夫她都没办法从山里走出来。

  说不定还让她后娘抵给瞎子做媳妇了,他最后那段时间说这辈子值了,她也就值了。

  救丈夫,她是一点都不后悔的,她一个大人什么都不怕。

  范晓娟其实看出来了,这女人有为难。

  她心念一动,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就说:“大姐,你看,要不要换个地方工作。”

  张烨那里刚好需要人呢。

  第72章

  刚好张烨那里缺人手,忙的手脚不赢。

  热起来的时候这女人可以做点凉皮卖,天冷了可以打杂工。

  范晓娟是见过她干活的,典型的西北妇女,手脚很利索。

  韩星辰真吃着凉皮,韩江不在这会儿插话,父女两个就坐在一边的小凳上。

  范晓娟拉着杨珍走到一旁,斟酌着字句跟她讲:“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在京市开面馆,刚好要找人干杂工,我看你有一份凉皮手艺,可以帮忙做凉皮,不能卖凉皮的时候做杂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这年头,想找个工作其实还挺难的。

  以前杨珍跟丈夫卖凉皮,两人怎么着一个月都能赚个五六百,当然这只是旺季生意,等到入了秋,生意渐渐淡下来,两口子就找点杂活儿做,有一天没一天的,总不如正经上班强

  那时候杨珍就想仗着手艺找个正经工作干。

  可丈夫不许。

  夫妻两人感情好,丈夫怕她跑远了离了心。

  那时候杨珍有丈夫做依仗,心里都是甜蜜,怎么都想不到会有花光存款连儿子都养不活的一天。

  她犹豫了一下:“让我想一想啊。”

  黑脸小孩是她跟丈夫唯一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皮得很,前年也上过幼儿园的,只是丈夫生病以后,幼儿园的花销又是一笔钱,家里读不起就干脆没送了,她也没啥文化,知道不能这样耽误孩子,就算是现在老家农村,大字不识一个的孩子也讨不到媳妇呢。

  孩子要读书,她就要挣钱。

  杨珍想了一下又跟下定决心一样,自言自语道:“也没事,我会骑自行车,要是那边真要我,我来回跑就是了,小意送学校去,他自己会做饭照顾自己的。”

  越想越觉得靠谱。

  她恨不得马上就去城里见工了。

  收拾好了摊子回家交代好儿子别乱跑,就跟着范晓娟一起去到张烨的店里。

  过了午饭的点,店里头没什么客人。

  张烨背着身子坐在店里,肖姐揪着她给她上药:“我就说吧,这三十六岁,就没有顺风顺水的时候,这不就把脚给崴了。”

  “肖姐你还挺迷信的。”张烨苦笑。

  她爬高爬低的,还真把自己给摔了。

  “怎么是迷信了,你看你今年又是死了老公又是——”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

  一般人嘛,对女人死老公这种事总觉得晦气的。

  要是放在古代,张烨和韩佳栋那就是孤儿寡母,老可怜了。

  大丫都说:“肖姐你少说几句,再说老板娘该不高兴了,咱们下午的凉拌菜什么时候给人公司送过去呢?”

  几个人七嘴八舌说起来。

  那边是大客户,每天定几十份盒饭,都是指定老板娘自己送过去的。

  张烨崴了脚,肯定就去不了了。

  结果她还想去。

  肖姐都生气了,老板娘可是店里的镇宅神兽。

  “都这样了,老板娘怎么去,还是我去吧。”大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