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哦,”萧燕绥这才满不在乎的点了点头,“那我懂了,自家人的事不算什么,不是失手被万安公主或者其他外人发现了就行。”

  萧恒稍稍犹豫了一瞬,还是开口问道:“你过几日便要去老家那边,这事情,即便是查到了些许眉目,又要怎么处置--”

  “那不是正好可以把人带走?”萧燕绥开口道,她一早其实就打的是这个注意。

  能让万安公主派出来做这种事情的,就算不是真正的心腹,肯定也是比较靠得住的得用人手。

  正好,萧燕绥一路从长安城离开后,路上捎上那两个人,安排好了,绝对算不上打眼。

  等到了老家,还不是她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正好,也许祖父萧嵩看到同样的供词,还能再想到些别的东西。

  萧燕绥自己终究还是年龄有限,关于万安公主的疑问,她有预感,这个最终的答案,免不了还是要落在见多识广、也对皇室秘辛很有些了解的祖父萧嵩头上。

  这个问题过去,又走了几步,萧恒终于还是忍不住的问道:“赵君卓--”

  萧燕绥诧异的抬头看向他。

  萧恒继续道:“还有东宫的李倓,六娘,你都是怎么想的?”

  “……”萧燕绥无言以对的看着他。

  萧恒也很快便默默的闭上了嘴。

  然而,就在萧恒为自己这个问题有些后悔的时候,萧燕绥却是又开口,干脆利落的给出了答案,“赵君卓啊,一个以前认识的人。”

  萧恒怔住,不由得道:“就这样?”

  “不然呢?”萧燕绥反问他。

  萧恒摇了摇头,突然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妹妹的头,“不,没什么了。”

  曾经还是个矮豆丁的小姑娘已经渐渐长大了。以前的时候,萧恒想要摸摸自己妹妹的头,还得弯下腰,而现在,当初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他肩膀上的高度,抬起手才能做出相同的动作。

  不过两年的分别时间,十几岁的少女模样里还带着些许稚嫩,但是,那双依旧明亮的眼睛里,却比以往要沉淀了许多。

  至于李倓,萧燕绥想了想,并没有回答,萧恒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兄妹两个仿佛又默契十足的无视了这一话题。

  在家里的花园中绕了一个大圈之后,萧恒一路送妹妹回了她的院子,温声叮嘱道:“时候不早了,快去休息吧!”

  萧燕绥点点头。

  等到萧恒自己一个人穿过几道拱门,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却愕然的看到,萧悟竟然正站在那里,一脸苦大仇深的瞅着他。

  萧恒:“…………”

  “你刚刚把我甩开了,我就猜到,你肯定不是直接回来的。”萧悟的语气特别肯定。

  萧恒低咳了一声,短暂的被抓包的微妙后,很快便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和六娘说了几句话。”

  萧悟人小鬼大,直接开口道:“你们别都把六娘当小孩子,她心里其实都知道。”

  作为比萧燕绥大不了几岁的兄长,萧悟一直有种自己和妹妹沆瀣一气的默契。当萧燕绥在老家的时候,许多裴氏、萧恒提都不提的事情,其实都是萧悟透给萧燕绥的。

  萧恒哑然失笑,很想对萧悟说一句,“你懂什么”,不过,想想萧悟刚刚的话语,却又把自己这句话给咽了下去,转而狐疑的盯着萧悟,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萧悟不打自招,“知道也不告诉你!”

  萧恒:“……”

  萧悟:“……”

  兄弟两个大眼瞪小眼的互相对视了一会儿之后,萧悟跳起来落荒而逃一般,“我去休息了。”

  大概能猜到,萧悟和萧燕绥之前私下里就通过气了,萧恒愣了愣,也是忍不住的摇了摇头,这还真是……

  ·

  翌日一早,护卫便将那两个可疑之人的画像送过来了。

  萧燕绥瞅了一眼,明显偏“神似”的画风,嘴角不由得一抽。

  她拿出自制的铅笔来,冲着那个护卫招了招手,“来,再补几笔。”虽然她也不是学美术的,但是,好歹眉毛粗细、眼睛大小这种比较突出的特征能画得稍微清楚一点。

  好歹将画像变得写实了一点之后,萧燕绥将两幅画像收起来,又派人去给李倓递了个信。

  独自一人待在书房里,还在等信的过程中,萧燕绥却又有一瞬间的走神。

  除了萧家的亲人之外,她竟然会如此信任他。

  ——似乎,从一开始的时候,她和李倓之间的信任程度,就很高了。

  第148章

  对于萧燕绥和李倓之间的频繁往来, 裴氏心情复杂、顾虑重重,不过, 反复琢磨着自家女儿的年龄和萧嵩的打算, 最终还是决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什么都不知道。

  而在东宫之中,太子李亨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李倓的兄长、阿姊李俶和李文宁两人,虽然出发点和太子李亨不太一样,不过,对于这件事本身,却也是差不多相同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 萧燕绥派出去送信的人,在东宫之中, 自然也是颇受礼遇。

  只不过今日, 萧燕绥身边的护卫被东宫的门房客客气气的请进去之后,却并不曾见到李倓其人。

  他坐了一会儿,久等不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不安。踟躇片刻后, 忍不住起身,向刚刚为他引路的那个宫人询问一二。

  那宫人一直跟在李倓身边, 倒也颇知道些事情。见萧六娘派过来的人等急了, 也不瞒着,便低声解释道:“今日圣人有令,将东宫的几位小郎君一并召集到了兴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