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1 / 2)





  “向前,刺——!!”

  中军一声怒吼,周大壮闭上了眼睛,机械的将锋利的长-枪/刺出,那个骑术高超的北疆骑兵躲开了迎面而来的长-枪,但下一刻,从后面伸出的长-枪却从他的额头穿透而过。血溅了周大壮一脸,令他眼前一片模糊。中军的鼓声再次响起,周大壮被换到了后排,心道:“我活下来了!”

  而中军中的那个年轻人双手紧握,目光深邃,少量的步兵对抗北疆的骑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做的不过是在拖延时间罢了,若还无援助,剩下的这些人,包括还留在城内的百姓都会葬送在北疆铁骑之下。

  第四十章 圣旨

  侯府正厅中,邓公公特地赶来见从京城而来的传旨天使,恰好也是个老熟人——同为宫中宦官的杨公公。

  邓公公自诩是太后亲信,加之这段日子又一直住在博陵侯府,为时疫之事忙上忙下,此刻自然是以老侯爷自己人自居。

  “原来是杨公公,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邓公公笑眯眯的问着,腰微弯,显得无比和善。而他对面的杨公公亦是如此,凡是宫里出来有名号的小黄门们,各个都有着一副天然恭顺的模样,让主子们瞧着就高兴、放心。

  “难怪这段日子在太后娘娘哪儿瞧不着您,原来邓公公来侯府办差来了。”杨公公也笑呵呵道,“咱家这次前来倒也是一桩公事,为圣上传旨给博陵侯。还请邓公公保函,等咱家将正事办了,在与公公叙旧。”

  邓公公微微蹙着眉,翘起兰花指,语气里尽是感叹:“我们老侯爷这段日子可是辛苦哩,为了这个时疫忙上忙下的。当初太后娘娘让咱家带着太医来就为了老侯爷的身子,结果老侯爷一心扑在了时疫上,说什么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哎,咱家也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晓得老侯爷这段日子哪怕是有太医看着,那身子也不大好。”

  杨公公何尝听不出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拐着弯夸博陵侯如何勤勉办差,想让他稍微漏一两句到圣上面前。还搬出太后娘娘来,呵,这个蠢货也不想想,太后又怎么样,他杨若愚背后站着的可是皇上。皇上不高兴了,博陵侯再得太后宠爱,新年朝贺说不让去就不能去,多打脸啊,还不是得忍下来。任由邓公公说的天花乱坠,他只微笑喝茶。

  邓公公自讨了个没趣,却将杨若愚给记上了。来到博陵侯府还摆架子,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比起当日接太后懿旨,这一次聂冬的动作也快了不少,乘着小轿,不到一刻便赶到正厅。一应接旨的用具都摆妥当,聂冬跪在下面,身后则是秦苍及侯府一众佐官。

  杨公公传旨的架子端的比当初邓公公足的多,环视了众人一眼后,这才将圣旨缓缓打开,不急不缓的高声念出。

  “……博陵侯霍南鹏虽有赈灾之功,但其擅离封地,不经廷尉便私自审讯朝廷官吏……又思及其常常酗酒闹事导致侯府家宅不宁……每逢此时,朕心甚忧……”

  王家丞等人听着这旨意头皮都开始发麻,也顾不得被指责藐视圣恩,偷偷拿眼去瞧老侯爷。却见老侯爷笔直的跪在最前面,一动不动,那背影仿佛都凝固了。赶紧念着几句佛,只求老侯爷的怒火不要烧在他身上。其他诸人易是如此,心腹如秦苍这般听到这道圣旨后都无比心惊,手心里微微冒了冷汗。

  “……望博陵侯每日自省,不负圣恩。钦赐!”杨若愚合上圣旨,上前了一步,对着依旧跪在地上的聂冬和气道,“老侯爷,接旨吧。”

  “微臣,谢主隆恩!”

  聂冬咬着牙行了叩拜大礼后,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凄凉的连个扶一把的人都没有。杨若愚更是稳如泰山的站在他跟前,和当初太后身边的邓公公来传旨时的态度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接完旨,杨若愚似还有些不满,特地问道:“府上大郎又在何处?”这可是圣上的旨意,应该合家老小都出来才对,圣上都明显生气了,博陵侯府竟然还摆架子,真当你侯府训斥不得不成?!

  “大郎正在府衙忙碌,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聂冬此刻可没什么好脸色给杨若愚,“让公公久等已是罪过了,可不敢在耽搁。”

  杨若愚在京中也是见过博陵侯的,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角色,能亲眼见到博陵侯被训斥的模样已是赚到,此刻见好就收,附和道:“老侯爷说的极是。”

  “公公一行也是幸苦,侯府已备下些茶水,先去歇息吧,本侯就不奉陪了。”

  四周众人大气不敢喘一下,老侯爷的脸色一片铁青,随时都有可能找个人来撒气,都恨不得将自己缩的小小的。好在聂冬发脾气还是很环保的,将自己关在书上里像牛一样喘气,想起手里拿的是圣旨不是普通书信,在揉成腌菜前赶紧放在书桌上。

  博陵府衙和赵县发往京城的公文都不会向博陵侯府隐瞒,这不仅是博陵侯的影响力,其中也是因为霍文钟乃易阳郡督邮,身为古代的纪检委,这些文书他本身就要过目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