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章(1 / 2)





  璧容不会织布,索性拿宋金武送来的那匹豆碧色的绢布帮天业和小虎子各做了一身棉衣,简单地在小袄的领口和衣角上绣了些雅致的枝叶和花苞。想着小虎子年纪小,学了天业这般老城可不好,又捡了两块小布做了一双棉鞋,鞋头上绣了两只小老虎。

  也忙不得给豆芽福哥儿做新衣,就开始绣着手里的绣活,想着这两三天拿过去,还能再接一单活回来。

  临近中午,芳姐儿过来送了十个扁豆馅的包子,且说扁豆是日前自己菜园里摘下来晾的,白面也是从自家要的,如今拿着自家的东西过来买好,自己还得巴巴地道谢,光是想着秀莲就生了一肚子闷气。

  璧容看她皱着眉头,活像别人欠了她八吊钱一般,摇摇头笑着道:“嫂子我咋觉得你最近老爱生气,你瞅瞅福哥儿就不敢往你这儿凑乎了。”

  秀莲狠吐了一口气,道:“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日子菜地早冻上了,家里存的那点菜咱们都舍不得吃,她家倒好,今天过来要白菜,明天过来要扁豆,咱们家吃糠咽菜,人家整天不是包子就是馒头,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家里缺粮食!”

  “钱婆子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爱占个便宜,你若不让占,指不定在背后又嚼什么舌头呢!”

  “哟,嫂子跟三姐干活呢,我也来屋里暖和暖和吧。”

  两人见芳姐儿进了屋立即停了话,一个专心绣着绣面,一个上下摆弄着织布。

  芳姐儿见两人不说话,兀自撇了撇嘴,抬着眼四处转悠了一圈,忽然道:“呀,这布可这好看,嫂子买的呀!”

  秀莲一见芳姐儿过去摸了摸那匹布,急忙道:“诶诶,你可别碰坏了,那是人家宋家送来的,俺们回头还得换回去的。”

  芳姐儿听了悻悻地落下手,笑道:“瞧嫂子急的这模样,我手上又没刀子,还能给你摸破了不成!”眼盯着那嫣红色,想着若是穿在自己身上,指不定多好看了,当下又道:“人家既然送来了,怎么好回去呢,不是白费了人家的一番心思。”

  秀莲看她那模样,心里腻味的荒,一脸不屑地道:“姐儿这话说错了,人家送布来是答谢容姐儿给他家孩子做了棉衣,俺们可不是这爱贪人便宜的,这点小忙哪能要了人家那么一匹布。”

  芳姐儿笑道:“再买了旁的礼送过去便是,我瞅着这布的颜色也就适合我和容姐儿这岁数,宋大哥家又没有妹妹,还回去了人家也没处使不是?”

  秀莲心想,你倒是会说,理全让你给占了,不就是琢磨着讨块布嘛,今个儿偏不如了你的意!索性心里一横道:“姐儿莫不是看上了?要不你去找宋家的商量商量,问问可愿意分你半尺,剩下的半尺俺们也不要,再给人家还回去!”

  芳姐儿被秀莲的话刺得满脸红,也没回话,冷着脸抬腿出了门,没跟郑母打声招呼就兀自走了。

  璧容看着秀莲一副出了恶气的表情,无奈的道:“你惹她说什么,回去准又得跟她娘念叨咱们欺负她了。”

  “管她呢!许她整天眼馋这个眼馋那个,还不许我损她一回了,再说了你就是给她好,回去她也不给她娘念半句,瞅她刚才那贪婪的模样,我若是不这么说,难保最后真让她要一块走,哼!一家三口全是一副德行!”

  芳姐儿一进门就跟钱婆子念叨秀莲和璧容欺负她的事,还添油加醋地把钱婆子也捎了上,说那一家子媳妇闺女背地里嚼她们娘俩的舌头,气得钱婆子站起来就要去找郑婆子理论。

  芳姐儿见状赶紧把钱婆子拦住,坐下来尾尾地说了宋家给郑家送布的事,又特别提了那匹嫣红色的布,跟钱婆子说着这么艳的色也不知道是想送给谁的。

  娘俩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甚欢,钱婆子琢磨着,心里便又有了打算。

  转天一大早,钱婆子叫钱贵全搬了两床棉被过来郑家。一进门,钱婆子就呵呵笑着说:“嫂子,俺们给你送东西来了。”

  郑母一见这情形,简直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着把他们一家子迎进去,又叫郑天洪去替全哥儿帮把手。

  进了门坐下,郑母便道:“他姑,做啥啊这是。”

  钱婆子笑着道:“这不是快过年了嘛,俺上回就见你家整鼓那旧被,这不,老二家的这就要生了,我给送床新棉被,带带喜。”

  郑母掀开包布一开,两床棉被都是崭新的绸缎被面,一床深紫色的,一床靛蓝色,绣着五福捧寿的花纹。

  郑母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以后留着给芳姐儿添妆吧。”

  钱婆子不以为意,道:“嗨,我这不是听了我家姐儿回来还跟我学舌,说她舅母家收了人家宋家的礼,正找不着东西回呢,我也是想着这宋家小子平时没少跟咱们帮忙,俺家那四亩地还是他帮着种的呢,索性一床给了老二家,一床拿去回了人家宋家的礼吧。”

  郑母听着钱婆子的意思,只当是以为她想借着自己家跟宋家道个谢,便也不好不帮这忙,便道:“这样吧,这床靛蓝的被子啊,一会叫秀莲带着全哥儿送过去,这床紫的你且拿回去,你就是给了俺们,俺们也舍不得盖,白当了摆设。”

  钱婆子假意推拒了一番,便收回了那床紫色的被子。

  郑母又去房里拿了宋家送来的两匹布给钱婆子看,钱婆子瞅着这料子虽是中等,但好在颜色鲜艳,便道:“我瞅着这米分色可是适合闺女穿,这老宋家也真是会买,你家姐儿可是有福了。”

  郑母道:“金武那小子是想谢谢容姐儿给他家孩子做棉衣的事,容姐儿自己做一身衣服也用不了多少料子,你且扯了一半回去也让芳姐儿做一身吧。”

  钱婆子摆摆手道:“那哪好意思啊,人家送给你们的,俺们哪能拿啊。”

  郑母笑道:“都是一家人,再说了这礼还是拿的你家的呢不是。”

  钱婆子索性也不再推拒,扯了半尺嫣红的布,又向郑母话里带着地要了一块碧色的给钱贵全做个棉袄。

  郑母留了钱婆子一家吃午饭,叫秀莲炒了个白菜豆腐,扁豆炒蛋,又蒸了一锅发面饽饽。

  吃了饭,秀莲不情不愿地带着钱贵全去宋家送被子,本来听郑母说给了钱婆子半匹多的布就心生不悦,又听得芳姐儿也要跟去,更是觉得钱婆子心里指不定又耍着什么鬼心思。想到自己婆婆心软厚道,钱婆子就是看准了这点,才假模假式地来送棉被,结果棉被好好的拿回去了不说,又白捡了半匹布,而自己家只怕就是给钱婆子当了回垫脚石。

  如今,想着剩下那点碧色紧着只能给福哥做身里棉衫,棉袄是做不成了。好在豆芽是个闺女,穿那嫣红色的倒也适合。

  去的时候,宋金武没在家,宋大娘正带着小虎子吃完饭,见秀莲几人送了这么厚的礼,连着推脱不得,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

  秀莲一回去就喊了刘氏、璧容去了自己屋里,跟两人念叨着芳姐儿在宋家那幅装贤淑的模样,一坐下就说自己打小喜欢孩子,抱了小虎子死活不撒手,还是小虎子嫌无聊说要出去玩才悻悻地松开他。

  刘氏哼了一声,不屑道:“她这八成是又看上宋家的了。”

  秀莲连连点头,道:“咱俩想一块去了,我老早就瞅着她不对劲儿,一见了虎子爹就玩了命的发嗲,跟平时完全不一样。不过你说她娘这回怎么没阻止呢,还巴巴地给人家送东西,虽说这老宋家在咱们村算富裕的,可她不是要把芳姐儿嫁到大户人家做小吗,这可差的八丈远呢!”

  刘氏撇着嘴道:“谁知道这老婆子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且看看吧,狐狸尾巴早晚得露出来!”

  芳姐儿自打上回去了一趟宋家认了门,也算和宋婆子有了认识,没事便会送些包子、蒸饺的,还给小虎子做了一双绸面棉鞋送过去,弄得宋婆子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且说这日,郑母带着秀莲去给西头的朱家弹棉花,朱家房子虽离着有些远,但是田地却是挨着郑家的,两家常年一块打场收粮食,交情匪浅。

  弹完了棉花,朱大娘让大儿媳妇拿了些瓜子花生,留她们在家东扯西扯地说了会儿话。

  趁着朱家大媳妇拉着秀莲去屋里问绣活的事,朱大娘问道:“郑大嫂子,你小姑子钱家那个姐儿年岁也不小了吧,可说了人家了?”

  郑母客气道:“没呢,那丫头眼挑着呢,再说她娘可不会让闺女受罪的。”

  朱大娘笑笑,又道:“我怎么瞧着她最近跟宋家大兄弟走的挺近的,昨个儿听隔壁黄大婶说,钱家姐儿人好着呢,知道宋大婶手伤了做不了饭,家里一有好的就给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