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1 / 2)





  安妈妈一听,停下了炒菜的动作,一脸诧异道,“咋了,是不是要用钱?要不待会吃完饭,我去找你二婶借点。”

  安容知道,二伯家是开小卖部的,在村子里也算是条件不错的人家。但是二婶这个人……她摇了摇头,“妈,昨天你还是找二婶借的钱呢,这次数多了也不好。”

  安妈一听,脸色有些红,她低着头闷闷的动了几锅铲,然后道:“你要钱干啥?要多少?”

  听她这么问,安容就知道她误会了,赶紧道:“妈,我不是差钱,我就是想着家里弟弟妹妹马上要开学了,这学费还没着落呢。”

  如今学费可比七八十年代要贵多了,一家一户的,这学费都让人愁白了头发。

  安妈一听,赶紧道:“不要你操这个心,你赶紧复习功课,看明年有没有机会再考一次。说起来,今年要不是你这病的不是时候,肯定能考上大学。”

  “妈,考试的事情我心里有底,我就是想去镇上看看。”

  她现在倒是庆幸原主病的是时候,没有考上大学,要不然,就家里这个情况,指不定得卖房子才能去读书呢。她可不想为了自己把这个家给拖累了。反正她上辈子是读了大学的,该学的都学了。这辈子念不念倒是无所谓。俗话说得好,有钱了,啥子都有了。

  文凭这东西,有时候真的抵不过红票子有话语权。

  安妈听她有底,脸上这才松快了,又听她要去镇上看看,有些担心,“镇上啥子都没有,你去了也找不着工作,还不如就在家里帮我忙。”

  见安妈不同意,安容也知道要转个弯才行了,她笑着道:“也不是找工作,就是想出去看看。我之前都在家里待着,都没出去溜溜呢。”

  果然,安妈一听她是想出去玩,想也没想的就同意了。“那行,你和红红一起去吧。”

  红红的名字叫安红,是安容二叔家里的大闺女,和安容同龄。当然,个性和她的名字一样很鲜艳,根据原著里面寥寥几笔的描述,这个姑娘也不是好相与的人。

  她敷衍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妈。”

  晚饭是吃的南瓜煮面疙瘩。面不是安容上辈子见的那种白的像珍珠粉的面粉,而是有些微微的泛黑,味道也有些粗糙。

  安爸和安妈却觉得这是难得的好东西,一开锅就用一个钵子装了一大碗,让安林给安奶奶送过去。

  安奶奶如今已经七十岁了,老人家还是很能干,从小偏疼安家老二安大宝一家,所以一直帮衬着老二一家干农活,现在也是住在他们家里面。

  安林有些不乐意,“我不去,上次奶奶还为了安乐打我了。”安乐是二叔家的小儿子,今年十岁了。

  安妈一听,立马板了脸,“让你去,你就去。多大的孩子还记仇。”

  安林有些怕安妈,看着她变了脸色,只好端着钵子出去了。

  安晓站在门口偷笑,见着他一脸不高兴的出来了,忍不住笑道:“安林,可别怪妈这么安排,要是我是儿子,我就替你去了。谁让你是儿子,在奶奶眼里更精贵呢。”

  “去你的。”安林瞪了她一眼,撅着嘴就去了。

  等安林端着空钵子回来的时候,装着南瓜面疙瘩的碗已经上了大桌子了。

  安林进屋放下了钵子就闷着头吃了起来。

  安妈从厨房里出来,见着他这个狼吞虎咽的样子,皱眉道:“别烫着。”又道:“你奶说啥了没有?”

  “没有。”安林不高兴的抬头,“我奶接过去就直接送到二婶他们那桌上去了,自己一点都没吃。我走的时候,还听着二婶说咋送这么少呢。”想着二婶那个刻薄的声音,他就气的想骂人。

  安妈一听,脸色也不大好,对着门外说道:“妈帮她们家干活,也没见吃个好东西,我给妈吃,她倒是都贪了,还有脸嫌少!”

  安容见她生气了,赶紧过去拉着她,“妈,你别气了,反正咱们对奶奶的心意已经给了,再怎么做,都是奶奶的自由,咱们也别多想。”

  安妈气道:“我就是气不过你二婶那个样子。平时是给咱们家借钱了,这农忙的时候,我和你爸也没少给她干活啊,平时嫌弃咱们家穷,这拿东西倒是还嫌拿得少了。”

  安容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这个模样,计较再多也是白搭,还白白气了自己。”

  安爸爸刚刚一直不敢插嘴,听着这话,也劝道,“容容说得对,老二家的就是这个德行,你要是这都生气,以后可不有生不完的气?”

  安妈对着他冷哼一声,由着安容拉着坐在桌边吃了起来。

  安爸见自己被冷待了,无辜的摸了摸鼻子。哎,自己这是招谁惹谁了。

  第二天一大早,安容就早早的起来帮着安妈做早餐,一家人吃完饭后,安爸安妈就去田地里干活了。

  安晓和安林被要求在家里好好学习。两熊孩子只有两条路选择,一是去地里干活,二是学习。

  在没有别的选择面前,两孩子倒是难得的一致决定留在家里学习。

  等安排好了两人后,安容就随便的把头发和衣服整理着整齐一点,就直接去了镇上了。

  因为有原主的记忆,所以镇上的路倒是清清楚楚的。一路上也遇上几个熟人,打几句招呼。大家都知道她是被抱养的,不是正经的安家村的人,所以对她也没有那么亲热。

  安容对于这点倒是不怎么关心。在感情上,她总是被动的。人家对她好,她才会回报回去,对于这种讨厌她的,她自然也不是十分看得上了。

  兜兜转转的饶了几个山道,约莫走了一个多小时,安容才走到了镇上。

  说是小镇,还真比不上上辈子见过的那种都市小镇那样繁华。也就是一条街道而已,家家户户的都是做小生意的。

  自从八十年代创业浪潮掀起后,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了,现在农民的做生意的思想也很普遍,但凡家里存了鸡蛋,他们都会在镇上来卖掉,换点现钱用。

  安容在镇上转了一圈,发现果然没有招工的地方。这里做生意的基本都是自家做的小买卖,在房子门口用木板子支个摊子,上面摆放一些从城里进回来的商品,一个人就能干的来。就算是一些卖早点的位置,也是夫妻档,不需要请工人。

  一路走下来,安容有些气馁。看来在镇上找工作的法子是行不通了,如果去城里……

  她暗自摇了摇头,这个时候虽然也有人去城里打工了,但是赚钱并不多,工人的工资也很低,对于她急切想要改变家人生活的想法来说,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她刚刚有了这么一个温暖的家,她一点也不想这么快就离开家人出去打拼。

  难不成,真的要学着种田种地?

  光是想想,安容就觉得难度太大。她上辈子所学的知识里面,可完全没有种田这一行业的啊。而且人力成本大,收入最低,真心不划算。

  突然,拐角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