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节(1 / 2)





  张荔儿瞧着是个本分的,除了给明语语安外,其余的时候都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不过是多养一个人,加上两人原来在宫中见过几回,明语对她的印象还不错,打心眼里希望是个好的。

  明语收到她做的婴儿虎头鞋时,被那做工和绣花给惊艳到。

  “这是你做的?”

  “是我的一片心意,还忘嫂嫂不嫌弃的好。”

  明语对女红一窍不通,以前在山里时她们穿的都是缁衣,也不讲究绣花什么的,都是灰突突的颜色。倒是会一些缝补,但针脚也是粗糙得很。

  她嫁人之前有心想学一学,还想着绣个什么东西送给季元欻,可是绣出来的东西实在是拿不出手,也就放弃了。后来又起意要给季元欻做一身衣裳,最后还是金秋和银杏接手完成的。自此她对自己的女红完全死心,看到荔儿做出的东西这么精致,打心眼里佩服。

  “怎么会嫌弃呢,你做得这么好看,我一定好好收着。”

  荔儿眸微闪,知道这个嫂嫂对自己还有戒心。只夸东西好,又说好好收着,想来是不会给未来的侄儿穿。

  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对自己有戒备。她想起那一日皇后娘娘把她叫过,说是要给她谋个前程,问她觉得武安侯府如何,她听懂了娘娘的意思。

  当年她被族伯丢进山里后,其实并不是自己醒过来的,她是被人救的。救她的那个人给她指了路,还给了她盘缠,让她上京。到了京城后,她莫名其妙成了待选的宫女。更幸运的是进宫甄选之后,她成了长春宫的小宫女。

  这些年,每每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她都隐约有些怀疑。救自己的那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把自己当成待选宫女的人是真的弄错了吗?还有她一个没来历没背景的人,怎么一进宫就被分到长春宫?

  直到那天皇后娘娘问她愿不愿意来侯府时,她就明白了。

  至始至终,皇后娘娘其实都知道她是谁,或许可以说她能出现在宫中,一切暗中安排的人都是皇后娘娘。

  娘娘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她当时回答娘娘,她不愿做妾。如果她不认识武安侯夫人,可能她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是她接触过武安侯夫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有可能,她只想和这样的人处好关系。因为她知道,对方是一个别人对自己三分好,定当报还十分的人。

  皇后娘娘并没有勉强她,而是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如此也好。

  伏气最盛的时候,明语的肚子越发的大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在肚子里动来动去。因为不能平卧,侧来侧去总是辗转一晚上。

  这一夜,又是半夜难受地醒过来。

  内室的冰鉴里放满了冰块,倒是不凉快的很。听说今年格外的热,京里的冰价一日比一日高。世家之中,自是有冰窖的。武安侯府又只有她一个真正的主子,便是现在多了一个张荔儿,冰也是足够用了。

  萱草打了帘子进来,手里端着一盆水,替她擦了一下略微汗湿的额头和手,又拿着团扇给她扇着风。

  “夫人可是又睡不着了?”

  “许是白天那一觉睡得功夫长了些。”

  待在府里养胎,外面又热,除了窝在屋子里吃了睡睡了吃,还实在是没有什么要做的。白日里的时候睡着,难免会睡得长一些。

  如此一来,夜里便会醒来。

  屋外似乎有什么动静,明语才示意萱草出去看一看,就看到有人掀帘进来。那人风尘仆仆,下巴还有明显的胡茬。清冷的眼中带着些许的浓烈,大步走了进来。

  她张着嘴,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萱草赶紧行礼,然后端着盆子退出去。

  “我回来了。”

  “回…回来了。”

  她喃喃着,眼睛眨了两下才确定自己不是做梦,他真的回来了。人真是感情奇怪的动物,以前他在身边时,她只以为他们是感情平淡但很稳定的夫妻。

  可是在他离京的这段日子里,她却时常在夜里反复回忆着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情不知何时起,不知不觉已经入了心。

  “吃…吃过了吗?”

  她想起身下床,被他满怀抱住。

  熟悉的气息带着一丝尘土的气息,想来他应该是赶了好些天的路。她不知不觉地伸出手,环住他的背。

  她拼命闻着他的气息,觉得怎么都闻不够。天气这么热,他身上还有带着汗气,可她半点不觉得,只觉得怎么闻怎么好闻。

  “季元欻,我想你了。”

  回答她的是更紧的拥抱,像要紧紧把她嵌刻进身体里。突然他捧起她的脸,猛烈地吞噬着她的气息。如噬血的人一般,拼命吸取着。

  久久,两人才分开。

  他凝视着她,她痴望着他。

  良久之后,他捏了一下她的脸,“你似乎胖了?”

  直到此时,他才注意到她的肚子,比他离开的时候大了许多,圆滚滚的似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动来动去。她手放在肚子上,这孩子可能是知道父亲回来,好像欢喜得很。

  一只大手也放上来,肚子里的孩子顶来顶去,他的表情有些错愕。

  半点憋出一句,“倒是活泼。”

  明语“扑嗤”一声笑出来,“他是知道你回来了,才这么活泼的,平日里乖得很。”

  关于这一趟庆洲之行,她有太多的话想问,有太多的事情想知道。然而此时此刻,她就想什么都不问。

  “你一路劳累,我让人给你备水沐浴。”

  “不用,我等会还要走。”

  她诧异,“你都回来了,为什么还要走?”

  “永王还有京外一百里外的镇子上,我们应是明天进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