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1 / 2)





  匕首放在托盘里递给大家传阅。

  正如沈歌所说,在座的都是行家,韶信他们见过的兵器比一般人见过的银两好多,稍微掂量把玩几下,韶信他们便知晓这匕首的好处。

  “这匕首真重,不过过瘾。”韶信挥舞两下,“真遇上对敌之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对面基本没活命的时候。”

  “这匕首确实好,荀九他们用也合适,走南闯北的,有把好武器能省不少事。”百里宜把玩匕首,显然也爱得很。

  胡奈青接过匕首看了看,评价道:“一大利器。”

  沈歌转过头看荀飞光,“荀哥,你觉得如何?”

  “可。”

  沈歌提议:“既然如此,我们也别省,金精石先凿一半出来打造武器,诸位想要什么武器,直接与我们的匠人说便可。”

  清凌卫附带的偏匠原本留在京都附近,沈歌将飞光学院提上日程之后荀飞光方将他们调过来。

  荀飞光不仅将武器匠人调了过来,布匠,陶匠等大多数匠人都秘密迁居过来。他短期内并未回京都发展的想法,若是能在此处扎根,某得一个异姓王爵,那便好好谋划。

  若是不能,就如沈歌所说一般,直接往海外避退,另外开疆拓土也并非不可行。

  沈歌原本有些担心这般公然反叛是否会连累沈家村与吴夫子那头,荀飞光却道不必担心,以今上的性格与智慧,纵使真有那么一日,今上亦不会做那夷人十族的事,那般只会失民心。

  当然,荀飞光并未打算单纯依靠今上的良心过日子,若真到了那日,他们的情报网络相比已建得差不多,到时定要提前将沈家村诸人与吴夫子亲友迁居过来。

  现在说这些事还为时过早,他们虽有些出格,但无伤大雅,今上绝不会在此时便发作。再说,纵使京都那头真要一意孤行,他们也未必讨得了好。

  得到荀飞光点头后,沈歌亲自去查看金精石,与荀飞光一起重新制定这一批武器的模板。

  沈歌自个倒没要这批武器,他武艺稀松平常得很,对付一般人还能划拉两下,但对上一般人时往往不需要他动手。真正能突破重重防线抵达他身边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若真有那么一日,他拿不拿武器都没什么两样,拿了反而是给人送菜。

  沈歌自个不要,给荀飞光配倒挺有兴趣。

  他亲自画出几张概念图,都是前世所见军刀中既符合他审美,又极其优秀好用的军刀。

  这些图纸都由炭笔绘制而成,上面军刀棱角分明,冷酷异常,即使只看图,亦能看出这些军刀并非凡品。

  清凌卫中匠人有限,在大量制作武器时只能尽力追求武器的效果,无法精雕细琢,若大规模做沈歌前世所见的那些军刀定做不来,不过做一把两把给荀飞光并非难事。

  沈歌在征求荀飞光意见后,又给他设计了一把长枪。

  武器有“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之说,此时有精力,沈歌希望长短武器都能帮荀飞光配置好。

  入春以来,天气一日暖过一日,沈歌两头忙,再一晃神已到暮春时节。

  荀飞光某日将埋头在案头的沈歌拉出来,“大好春光,我们今年都未出来走走。”

  “谁说?”沈歌下意识反驳,“插秧,放鱼苗,种桑养蚕,这些事都在田野中完成的。”

  荀飞光伸手揽着他的肩,微微用力带着他往外走,“你这些都是忙碌,不叫出来走走。”

  沈歌回过神来哑然失笑,看着他点点头,“这般说来我们确实忙了许久。”

  不仅沈歌忙,清凌卫以及飞光学院中谁都没闲着,荀飞光与沈歌尤其忙。

  沈歌忙的大多一些细致的实事,从营地前的护营河挖得太浅,春水一涨,水要漫出来,到刚养的小鸭被倒春寒冻死二三十只,这些都归沈歌管。

  营地内并不是没有拿主意的中小头目,只不过沈歌乃总统筹,营地大小事宜他心中都有个谱,清凌卫上下信服他,大小事情都爱问他意见。有些事情见着虽小,但实际挺重要,比方养的小鸭被冻死的问题,若沈歌未吩咐去买,到时吃的时候纵使有钱都没地方买去。

  荀飞光则忙营地中的大事,比如清凌卫招兵,现今清凌卫有五千多,三千多驻扎在南关府,此乃明面上的人。另外两千多则在百里宜手下,有的走商,有的扮成镖师,也有的在北边扮装普通山匪。

  在外头的清凌卫大多乃后头陆续进来的新人,荀飞光将其交给百里宜与荀九操练,心中亦有暗地练兵之意。

  荀飞光打算再招六千人左右,他现今倒不怕皇帝那边猜疑,此时猜疑已成必定局势,多招些人,此时须得为日后的对战做准备。

  他倒未明目张胆地直接在明面上招人,而是选择暗地里招。招够人马过后也并不在南关府停留,而是送至各处秘密训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两人并未带其他人,连亲兵都没带,只收拾了两个包裹便上了东华寺。

  东华寺的和尚们依旧那副模样,沈歌他们上山,和尚们也并未过来打招呼,只有老和尚问了一声。

  沈歌非常喜欢这里的温泉,来之前已与韶信他们说过,说要在山上住一日。

  韶信几人应下,还说不必担心营里。沈歌也不与他们客气,直接说要在山上住下。

  佛寺内种有菜,不过此时正是菜荒时节,和尚他们还是吃豆芽豆子豆腐等干货比较多。

  沈歌他们先前特地让兵丁给和尚们送了些菜干,香菇干等,此时还未吃完,沈歌刚好拿一些回去煮。

  几名出家人修行得比较到家,一个赛一个地不重口腹之欲,每日吃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沈歌吃一两顿还说清肠胃,吃过几顿后便完全不想吃。

  这次上山也如同往常一样,沈歌自己做饭。他们住的禅房旁另有灶房,这个灶房已不在佛寺内,纵使吃荤也没什么。

  沈歌倒不执著于荤菜,不过少些限制还是件值得开心之事。

  傍晚,两人就着漫天云霞吃素锅子,一边吃一边聊,正开心之时,有鸽子飞过来,停在两人面前。

  沈歌一眼便认出来,此乃清凌卫的鸽子。与别的鸽子不同,清凌卫的鸽子除会认路外,还会按香味寻人,沈歌他们出来时,身上往往会配带装有特殊香料的香囊,这样鸽子要来找他们便极为方便。

  “咦,不是说不打扰么?”沈歌停下筷子,看荀飞光从鸽子脚部绑的信筒中抽出信纸,问,“上面写了什么?有要紧事?”

  “也不算多要紧,早在意料之中。”荀飞光将纸条递给沈歌,“朝廷正四处查封清凌卫的铺子。”

  荀飞光身为镇国公,名下有铺子也不会光明正大地挂着,一般都挂在忠仆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