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节(1 / 2)





  刘愿余光瞥见韩倬的神色,心里叹了口气,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撩对方的原因之一,立场不同,注定了日后说不定会站在对立面,他很怂,很怕死,所以只能对不起男神,选择投靠元清帝。

  至于辽国,他本来就不是辽国人,没有什么背叛不背叛。

  听完最后一条八卦新闻,吃光盘子里最后一根薯条,刘愿擦擦手,又擦擦嘴,一枚黄豆大小的丸药顺势落入口中,几乎立刻,他脸色泛白,双唇发紫,头咣当一声冲着桌子磕了下去。

  晕倒的瞬间,朝着窗外的方向瞧了一眼,元佩和梁平安可千万要给力啊,赶快拿解药来,还有皇帝陛下,这回总算能相信他了吧,他可是连命都豁出去了。

  辽国皇子在茶馆中毒生死不明,几乎不到两刻,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元清帝震怒,立刻派刑部和大理寺清查,出事的茶楼封锁,背后的主家被查出乃吏部郎中卢英。

  在辽大使馆的施压下,大理寺不得不先将卢英暂时收押,再继续调查。

  不用说,这件事自然是元清帝和刘愿联合演出来的,演给吏部尚书刘和来看。

  经过锦衣卫连续昼夜不停的调查,至少可以判断吏部郎中卢英确确实实是刘和的人,所以元清帝才会命刘愿在卢英名下的茶馆中发难。

  只要能撬开卢英的嘴,便极有可能拿到刘和谋逆的证据。

  而与此同时,宫里在悄悄进行一场送别会,梁才人任务完成,要离开了。

  “不好意思,我要先回去了。”

  梁才人环顾众人一圈,有些不舍。

  夏婵抹着眼泪:“梁姐你等着,等我回去一定找你,还说好要跟你蹭直播玩呢!”

  皇后倒是带着笑:“道别都道别过好几回了,该说的都说过了,剩下的等回去再说,反正我们也不是同一个时间穿越的,别看你现在回去的早,等我回去还比你早半个月。”

  一旁的梁平安犹豫了下,掏出一个盒子来递给梁才人:“这个是邵岩叫我给你的,说是送别礼物。”

  梁才人目光闪了闪,垂眸瞧了一眼,笑着收下:“替我谢谢他。”顿了下,“还有,告诉他保重。”

  皇后看向梁才人,神色微愕。

  梁才人摇了摇头,没有多言,大家互相拥抱告别。

  等皇后几人悄悄离去,梁才人提着食盒去了紫宸殿,名曰为陛下送汤。

  两刻钟后,紫宸殿传出消息,梁才人中毒身亡。

  第125章 四通

  梁才人中毒身亡自然是假的, 不, 也不能说完全假, 梁才人是将毒药含进嘴里之后让系统送她回去的。

  于是在旁人,尤其是仵作和太医们看来,她就是中毒而亡。

  除了元清帝和肃王, 没有人知道这些穿越者们互相熟识,知晓一些内情的宫人早就表过忠心,凡有异心的也早被元清帝清理掉, 所以元清帝请元佩来验尸, 没有人认为会有假。

  短短几个月,元佩已经协同大理寺办理了不少案件, 加上少包的宣传,不论是朝臣还是百姓, 对他都十分信服。

  元佩和太医一同得出中毒身亡的结论,那梁才人就是中毒身亡的。

  于是立刻, 元清帝招来太傅郑相曹相和几位尚书,隐晦表示这一回的下毒其实针对的是他,并非梁才人, 因为梁才人的那碗汤是送来给他的, 只因他手中朝务脱不开手,便叫梁才人先用,没想到一命呜呼。

  众臣闻言果然大惊失色,包括刘和。

  大魏建朝以来,虽说历代皇帝的死因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可言说, 譬如太祖是喝多从台阶上摔下去当夜断得气,因此紫宸殿前的台阶被压平了好几道,仁宗是与宠爱的幼子玩闹时被幼子调皮用竹签插入喉咙不慎而亡,神宗上位后便处理了这位小皇子,当然,他死的最荒唐,英宗提剑杀入紫宸殿的时候,他正与十来个嫔妃嬉闹,一口气没上来便去了。

  但像今日被人下毒这还是头一回。

  众臣大惊的是下毒,刘和震惊的却是谁干的,因为这件事并非他指使的。

  元清帝听着几人的心声,尤其是刘和的,神色极冷:“元日刺客一事卿等至今没有给朕一个说法,午间辽国皇子中毒,还不到一个时辰,宫中便有人给朕下毒,荒唐!”

  他抄起桌上的镇纸砸到了地上,白玉的镇纸撞在金砖之上,碎裂开来,渣滓溅落到几人脚边。

  “陛下息怒。”

  众臣齐齐跪地。

  元清帝这一回却不给几人半点面子,毕竟威胁到了他的性命,哪个皇帝能忍?

  哪怕郑相与曹相年过六旬,也跪在地上听他训话,跪足了两刻钟。

  连向来受器重的太傅也一视同仁,其他人瞧着也只能埋头挨训。

  元清帝此举除了印证下毒的真实性,也是为了趁机探听刘和的心声,果不其然刘和慌了神,原本在他面前紧绷的心声终于露出了破绽。

  【究竟是谁擅自动了手,是姚文道还是江景?竟敢不听我的命令擅自行事,不论是谁,必须得赶在之前查清解决……】

  元清帝心中一凛,姚文道是谁他不知晓,江景他却再熟悉不过,乃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竟连左都御史都与刘和有所勾结!!

  都察院掌监察弹劾,且与刑部、大理寺共掌大魏司法,尤其各省各府分设监察御史,除了巡按州县,还兼带官吏的考察和举劾一责。

  本意是与吏部互相监督,若两人勾结,那历年来大魏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可以说完全掌握在了他们手中!

  元清帝心中不寒而栗。

  以刘和以往的表现,若非他有了听心之术,只怕到事发都不会觉察,毕竟连太傅都对刘和赞赏有加。

  如果说之前是佯装生气,眼下却是真的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