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节(1 / 2)





  怀清恳切道:“您不要说笑,我们都等着您,撑起剑阁的明天呢。”

  程千仞:“……”

  我只能撑死剑阁的明天。

  怀明小声道:“实在不行,您就胡说吧。”

  第93章 向天借三日春光

  出了这种糟心事, 程千仞一时间没心思回去读书, 便请澹山弟子摆下剑阵,验证近日心得。

  受召集的弟子很兴奋。毕竟这是程山主继任后, 除了让大家尽快吃鸡外, 下达的第一个正式命令。

  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入澹山后山, 不多时便在山坡草地列阵整齐,衣袂临风, 远望像一片白色海洋。

  怀清怀明入阵, 站在某个特定位置。

  怀清:“傅山主带去慈恩寺的,是最精简的三十人剑阵, 您已见过, 现在这是百人大阵。”

  程千仞看着一张张稍显陌生、神情激动的面庞, 朗声道:“辛苦大家了,开始罢。”

  铮然一声,百余柄剑同时出鞘,雪亮剑光割裂晨雾。

  阵型瞬息万变, 如瀚海波涛起伏。

  请阵不是为了看, 程千仞拔剑, 飞身没入惊涛骇浪中。

  巨大压力扑面而来,劲气激荡,剑影纷繁。

  这些弟子修为远不如他,却配合默契,从四面八方交替进攻,迫使他以快剑应对。

  但他每秒刺出的每一剑, 伤害都由十余人、甚至几十人共同承担化解,剑势便似泥牛入海,龙游浅滩,施展不开。

  程千仞在阵中游走,尽力观察每位弟子的剑路,越看越觉精妙。

  他四海游历时,见过闯过许多大阵,组成阵法的人修练同种功法,乍一瞧十分整齐。但不管练得再好,修为总有强弱之分,他能瞬间找出最弱一点攻击突破,使对方阵型溃不成军。

  澹山剑阵不一样。弟子们平时修习不同剑诀,各有擅长,却用特殊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像最精密的榫卯结构,行动间天衣无缝,气息圆融,浑然一体。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君子和而不同’。他只身转战,忽想起秋暝札记中,这般讲述澹山剑阵的真义。

  原来如此。

  如果能扩大规模,稍加改变,或许可以用于战场,这件事还需跟老傅商量……

  “收阵!”

  喝令如雷,傅克己不知何时到了,身后跟着两位剑阁长老。

  百余人同时有序退散,步伐不乱,收放自如。

  众弟子让出通路,一齐行礼,傅克己大步行来。

  程千仞拍拍身上草屑尘土,收剑回鞘,随意地招呼他:“来了啊。”

  傅克己皱眉打量四周,程千仞以一敌百,与剑阵僵持一个时辰,不曾受伤,也未伤人。倒显得自己多虑了。

  程千仞跟他打过招呼,又点出几十个弟子,逐个说话,那些弟子神色激动,频频点头。

  等过半个时辰,众弟子行礼告退,傅克己问道:“你在指导他们?”

  “我没练过剑阁剑法,不算指导,互相交流吧。”读了秋暝真人关于各种剑诀的感悟,程千仞自认获益匪浅。

  傅克己沉默片刻:“你真是个好山主。”

  程千仞:“……我真不是。”

  第二次了,魔咒一样的评价。可怕。

  他转向那两位长老:“又出什么事了?”

  “今早山门外来了三百余人,自称是南渊学子。我将人暂时安置在紫霄宫。但他们想见您。”

  临近开山大典和解签日,剑阁上下忙得应接不暇。傅克己知晓程千仞有意突破,一般的事不打扰他。怀清,怀明治理澹山经验丰富,安排井井有条,未出什么差错。但正值多事之秋,总有些事要程千仞亲自决断。

  比如投奔他的南渊学子。

  院长远行的第二年,世道乱起来,南渊不等各方拉拢游说,便宣布停课闭院,学生们提前毕业,各奔前程。

  那些青年才俊、天之骄子,告别书桌纸笔,带着闯荡天下的野心,投身军部朝廷,宗门世家,甚至反王叛军旗下。

  只剩教习先生、执事、督查队、以及极少数不愿离开的学生留在院中,受学院庇护。程千仞曾在文思街花楼上,对顾雪绛说南渊中立的位置很好,退,安居一隅,进,天下大有可为。

  也有一些学生不满意这种自由,认为胡易知副院长‘不做选择、永远中立’的态度使学院‘落魄’。如果程院长还在,以他的决断和魄力,将南渊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创伟业,必然青史留名。

  程千仞对这些情况不甚了解:“那我现在去,走吧。”

  路上他还与傅克己商量了澹山剑阵和玉虚观解签的事。

  紫霄宫未到,先听见争执声。

  “已报知山主,还请诸位再等等。”

  “谁知道你们有没有通传,我们见自己院长,凭什么让我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