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1 / 2)





  他旁边的李四喜边除草,边道。

  以前老马家是不过生日的。吃饭都吃不饱,谁还过生日啊。李四喜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哪个孩子是哪天生日的。

  但是马兰自从进了城里之后,就会给自己爹娘寄点生日礼物。

  人都是相互的,她这一讲究,李四喜自然也开始讲究起来,惦记着闺女的生日。把家里存着的,舍不得吃的鸡蛋往闺女那边送。

  马大柱这会儿正憋得慌呢,听到这话,顿时来劲儿了。

  他正想去看他姐呢。想问问能不能往外说啊。

  这阵子他可憋坏了。

  下午马大柱就往县里跑了。直接找到了钢厂。

  马兰心情好,看到自己弟弟了,也笑的很开心,“大柱啊,啥事儿啊?”

  马大柱将鸡蛋往马兰手里放,“你过生日,咱妈惦记着呢。”

  “咋又送东西,留给鹅蛋他们吃啊。”

  马大柱道,“家里不缺他们一口吃的。咋样也要学会孝顺他们姑。”

  马兰觉得亏心,好东西就应该给孩子们吃。

  可送过来了,退回去也不好,她准备着买斤肥肉让大柱带回去。这鸡蛋就留下来给楚楚和小博早上煮着吃了。

  马大柱道,“姐,咱队里那庄稼长得好啊。用了化肥之后,长的特别好。”

  马兰一点也不意外,她在家里被洗脑,早就已经觉得会好了。“本来就是好东西。”

  “那咱们能说是咱家小博做的吗?”

  马兰想了想,觉得还不成,“再等等,万一他们知道是小博做的,就不重视了,到时候粮食长得不好咋办?”

  马大柱:“……”这还要继续憋着啊。

  于是回去的时候,马大柱闷闷不乐的拎着一条肥猪肉回到了队里。

  李四喜看到肥肉了,又惊又喜,又怨儿子不懂事,从闺女那边拿东西了。

  “她现在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好东西得留着给孩子们吃的。”

  话是这么说,晚上还是给家里煮了一半的肉吃了。

  家里人吃的香喷喷的,孩子们嘴上都带着油。大柱媳妇和小柱媳妇也笑眯眯的。

  所以说,家里给三姑子送东西的时候,她们从来没有怨言。就算少吃一口,她们也乐意。谁让三姑子做人厚道呢。

  家里都吃的开开心心,唯有马大柱有些食不知味。

  这还要继续等着啊。

  好难受哟。

  和马大柱相比,吕县长心情就单纯多了。

  他每天都能知道马家大队那边的农作物生长情况。知道两边农田的对比越来越明显之后,这喜悦的心情是怎么都压不住了。

  恨不得赶紧全县都施肥。

  可不行啊,还得等着。毕竟小博给的那些化肥都是不同阶段的。

  得全都试验完了,才能够开始全县推广。

  咋样也要熬过这一茬庄稼长齐全了才行。

  因为全县上下都盯着化肥去了。倒是没人记得江博了。

  不过江博也挺有职业道德。

  他如今可是领工资的人,总不能白吃白喝白拿。于是也抽空再弄点儿其他种类的化肥出来。

  农作物不同阶段需要的化肥也是不同的。有些植物不同种类的,也需要不同的化肥。

  省里的高所长还打电话给吕县长,询问江博的情况。问他最近有没有捣鼓啥东西。结果一听,江博还在研发化肥,顿时心塞了。

  他的动力天才啊,怎么就钻化肥里面去了?

  七月的时候第一波庄稼成熟了。

  收粮食这天,吕县长直接开着车子,带着农业局的干部们直奔马家大队。当地公社的干部们也往马家大队这边赶。

  这阵子,对于大伙儿都是煎熬的。

  如今,可终于熬出头了。

  他们到的时候,马家大队热闹的如同过年一般,都在金黄色的麦田里面埋头苦干抢收。

  这第一拨出来的是春小麦。从下种子抽芽,到现在庄稼成熟了,每个阶段都是施了肥的。

  马家大队的人亲眼看着它们茁壮成长,硕果累累。都不用等收上来了,只要这么一看,就知道今年春麦大丰收了。

  大队的老人们看着那长出来的沉甸甸的麦穗,激动的都哭了。

  吕县长们刚来,马大队长就激动的拿着麦穗给他们看。

  “领导,这化肥真是个好东西啊。咱这庄稼长得也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