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采花郎是干什么用”

  “小九,探花郎,读书考上的。”

  “书读得多了还能当采花郎,我也要多读书。”

  “女孩子家不能科考。”秦六郎你的重点,重点呢!

  “那哥哥们可以当采花郎,采好多花,我都够不着。”

  秦六郎==|,“知言,是探花不是采花,不能弄错了。”

  “哦!是采花郎不是探花郎,十哥你说是不是。”

  小十郎是五房的嫡子,比知言大七天“是,采花郎。”

  然后又有三四个小屁孩也跟声道:“是采花郎,小叔弄错了”

  秦六郎:我不跟小屁孩们一般见识。

  关键在于,这话不知怎么地被传到外头去,秦六郎应酬时被人打趣好长时间,搞得他觉得自己很丢脸。一时收敛了许多,过了两月该娶亲时,又开始得瑟。

  知言心说秦六郎你个不长记性的,再来。

  “小叔成亲是干嘛。”

  “成亲就是娶媳妇。”一旁的五岁的小九郎很是不屑的答道,还拿一种小九妹你好蠢好笨的眼神看着。

  “娶媳妇干吗?”

  ……众小孩都哑口,没人教过。

  “你们听着,小叔娶了媳妇进门就是你们的小婶婶了,小婶婶会生小弟弟小妹妹的。”

  “一成亲就能生弟弟妹妹吗?”

  “那当然了。”

  好,秦六郎你记着说过的话。

  到了娶亲的日子,秦家姐妹跟老太太到新房看过新娘子后,也就回房歇息。第二天清晨新人拜见高堂,又与各位兄嫂行礼后,秦家第三代也向新人行礼。按男先女后知言和知恬在最后,行完礼领过红包,知恬被奶娘抱走,知言却不肯走,直瞪着大眼睛看着六太太。

  秦六郎觉得好笑问道:“小九,看什么呢。”

  “新娘子真漂亮!”奶娘在一旁直抚着胸口,大喜的日子小祖宗千万别说错什么话。知言翻白眼又不是真小孩,肯定不会说不吉利的话。

  说完还是不走,直往新娘子身后看去,我望我望我再望。

  张氏才进门,也是有意亲近便问知言:“九姑娘看什么呢?”

  知言做出一副不想说不能说的样子,逗得秦六郎兴趣更高直问:“乖啊告诉小叔叔,给小九买糖吃。”切,谁稀罕你的糖,逗你玩呢。

  “小叔叔说婶婶成亲了就能生小弟弟,怎么还没生出来?”

  “噗”秦首辅没忍住。

  “哈哈哈”方太君指着秦六郎笑骂:“让你平日里在小辈面前没个正形!”

  新人两口子都脸红了,“小叔叔和婶婶吃辣椒了吗?上回大姐姐也是吃辣椒脸红了。”当时大姐与孔家的婚家已议定,老太太的丫头打趣她,她脸红后如仪问:大姐为什么脸红,双福哄几位小姑娘:大小姐吃辣椒了。这个典故家里头都是知道的,大家都再掌不住笑起来。

  于是秦六郎和张氏在成亲的次日,被知言小盆友成功的调戏,此事也传回到英国公府,几位夫人笑了好长时间。

  ☆、第4章 琐事

  秦家诸人用过了午饭,又与徐太君及英国公夫人闲聊数句后,告辞回府。知言没忘自己要带回去的花和点心,姐姐们都是什么表情?!

  张家下人里有几个手巧,花篮编得精巧别致,秦家姐妹见了爱不释手,只不过贪个新意,再说反正是小九张口要的,她才五岁不懂事是正常的。后头又跟着两车装着送给秦首辅和各房的盆花和盆景。呃,好像是有点丢脸,搞得秦府像打秋风的穷亲戚一样。

  知言心中默念:我还小傻点好,有便宜不占是傻瓜。说实话刚穿过来时都快疯掉了,父母、老公和女儿日夜思念当时也有借口哭,一天都是从早哭到晚啥时哭累睡着了才算,总想着一觉醒来会回去,天天盼天天失望。

  刚能走路时也想过从高处摔下去会不会再穿回去,事到临头觉得自己还是怕死,唉!好好活着吧,说不定是灵魂出窍,原来的自己还好好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只不过多了个分|身来到这异世空间。

  平常高门大户里小姐们规矩极多,被闷得不行就装傻逾规,只要不犯错就行,次数多了,大家也都接受了九小姐的奇怪之举。

  马车行在大街上,听着一帘之隔的世间繁华,知言把头闷在奶娘怀里心里默默流泪,想大吼一声都不行。来这里五年多,连上个马桶都有丫环在旁边候着,没有一分一秒自己能独处,言谈举止皆有人盯着“姑娘不能这么……”真是羡慕像熊孩子那样能随心所欲一次。

  这般花团锦簇、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高密度监控下的囚犯生涯。她明白自己现在是有些规矩反抗不了,就别扭着,憋在心里拧巴着自己。

  奶娘有些郁闷,九姑娘这是怎么了刚在国公府还好好的,花篮也要来了,只看了一下就放在一边,这是困了?往日是要歇午觉的,今日错过。不由得心下怜惜,抚着知言的背,哄着让她睡一会儿。

  知恬这会倒是精神,把玩着手里花篮,看向旁的九姐姐,有姐姐就是好。

  待车马行到秦府所在街道,这条街就三户人家。把头第一家是杜侍郎杜府,这位也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朝中新贵,再过个把年就能入阁的主,府邸是御赐的。正中这家是前前朝的一位阁老的宅院,他家已经没落了,偌大的院子只留了几户下人看守着。最里面是秦首辅的宅子。

  进了秦府大门,正中是正堂和老狐狸的书房等,两侧是秦家少爷们的院子读书的的书院,数个小小的客院住着前来投奔的寒门学子、几个亲戚

  家的孩子、还有一些门客。

  进了后院,正中是老夫人的正荣堂和家中姑娘们住的院子,五岁以下庶子住的地方。两侧分别是六个儿子的住所,后院有个不大的园子。园子后头还有一处地方养着一班乐班子和几十个舞女府妓等等。出了后门,是府中下人们的住处。这都不知是几进了,反正想翻个花园墙碰见个俊俏书生根本没有可能性。

  进了二门,几位太太并秦家大小姐早候在一旁,秦家府宅没有英国公府那么广阔,府内不用坐轿,相互见过礼后,说话间也到了老太太的院子。

  落座上过茶后,双福取出从英国公府带回来的花篮,递到大小姐眼前:“这个是大小姐的,后头车上还有好些个花给老大人和几位太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