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1 / 2)





  李明朗面色如常,“弟弟不懂事。”

  “哼,那小子就是被他娘惯坏了!”想到不成器的次子,承恩公心中愤怒,“如今,你看这事该怎么了?”

  这件事终归还是要平息了的,不然两家颜面无存!

  “一道歉赔礼,二彻查到底。”李明朗淡淡说道,却没有多余的解释。

  第一个承恩公听得明白,却不大愿意做,道歉?那他的面子往哪放?

  第二个,他压根不懂,可看儿子不想多做解释的样子,心头又窝火,当下一甩袖子,“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李明朗仿佛什么都没感觉到,默默行礼,“是,那孩儿告退了。”

  “去吧去吧。”

  李明朗走出书房,内心平静,这些年那母子俩惹出的事不少,这件事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会不会连累得他被未来岳丈家看不顺眼?那姑娘会不会讨厌他?

  想到这,李明朗难得露出难色。

  看来明日得登门赔罪了。

  虽然这不是他惹出的事。

  李家和戚家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安瑾在屋里欢快地听着觅柳说最新的情况,上辈子戚仙嫁给了谁安瑾不大清楚了,只记得是个尾巴上的进士,后来外放做官了,日子过得不知道怎么样。

  “李大公子可真冤枉,这事是二公子惹出来的,可却要他来收拾烂摊子……”觅柳有些替李大公子抱不平,这种事按理该是女眷长辈出面才是,奈何……”奈何承恩公夫人就是惹出这事的第二人,如今还卧病在床。

  寻云不爱嚼人是非,此时也忍不住说了句:“到底是继母……”

  李明朗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后来承恩公才娶了吴氏,生了李明辉。

  安瑾含笑扫了两人一眼,两人以为她不喜欢她们多嘴,连忙不说了,低头做事。

  瞧瞧,如今两个丫鬟都替李明朗抱怨了,何况京里其他人?这十多年李家这种糊涂事可不少,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这李明朗,也是个有手段的,不过对安玙却是不错。

  “不知后面又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安瑾如今还没办法对付明王和孙晋文,所以乐得看戚家好戏。

  李明朗先是去戚家登门道歉,又是许出许多好处,还说会尽快把这件事压下去,文氏很是纠结。

  那天她知道了女儿与李明辉有些什么后几乎气死,可最后也没什么办法,要么这件事永远不被发现,要么嫁到李家……

  后者吴氏不答应,前者她不信任李家会守口如瓶,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京城的人只知道李明朗去赔罪,却不知道具体说了些什么,但后来两家却好些日子都没个结果出来,于是也就知晓怕是有什么问题……

  吴氏自然是不肯儿子娶戚仙的,李明朗娶了身份那样高的安家小姐,她儿子这么难输给他?

  承恩公原本觉得她不识好歹,但经不住吴氏日日唠叨,最后也渐渐觉得戚家是有点配不上次子……

  于是事情就这么搁浅,双方都在等着对方松口。

  李明朗见局势变成这样,心中一哂,想着只等他们拿出个章程他再去跑跑腿就好,如今重要的是安抚好安家。

  可怜见的,这几日他去拜访都被拒之门外。

  他从首饰店里挑了一只玉镯,想着瞅个机会送给未婚妻,可这才出门,就看到门口的一辆马车上下来一个面色惨白的姑娘,直直看着他。

  李明朗后退了一步,眼睛看向别处正要走开,就听那女子幽幽说道:“李大公子,你若能让我嫁给李明辉,我保证他们以后没办法找你和未来夫人的麻烦。”

  声音里,浓浓的恨意。

  李明朗停下了脚步,“你是?”

  “戚仙。”

  ☆、第8章

  戚家和李家的闹剧,安瑾可是看了个够,她想戚月不知怎么着说动戚仙把这件事闹了出来,然后……然后么,现在自然没有几人能够记起童氏生辰那日的事情了,她把戚仙推到了风口浪尖,自己却成功从众人眼下淡退,再深居简出几个月,谁还记得那档子事?

  到时候提起戚家姐妹,也是谈论戚仙的多。

  这招不可谓不狠。

  安瑾也没打算干涉,她们两姐妹的事与她干系不大,顶多就是在某些时候添把火罢了。

  可没想到这事最终还是由安国公夫人和长公主敲定的。

  李明朗求到了安国公夫人秦氏面前,希望她能进宫和皇后娘娘求一道懿旨,给李明辉和戚仙赐婚,这样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让吴氏不敢反抗,承恩公也能接受。

  李明朗亲戚家的女眷都没有谁有资格求着懿旨,只能求到了未来岳丈家里。

  “这本就应该是你弟弟娶人家了结,偏偏拖到现在教整个京城看笑话,也让人家姑娘名誉受损,你们李家也太不厚道了!”秦氏拄着龙头拐杖,虽然是在说着李明辉,可眼睛却是盯着李明朗不放。

  李明朗绷直了身体,恭恭敬敬地说道:“这事确实是李家不对,但家里……小子这也是没办法了,所以才求到您跟前来,还望老夫人相助。”

  “哼,”秦氏自然会应下,但现在也要磨磨这小子,“你脸没那么大,我是为了我孙女以后着想,不然谁管这破事儿?”秦氏老了,说话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小的知道,日后一定不教小姐受一点委屈!”李明朗连忙肃容承诺,秦氏才稍稍满意。

  “我去分量不够压住令尊和令堂,待今日我下帖子邀约长公主一起去,这才后顾无忧呢。”说不定长公主一去,皇帝陛下也来掺和一下呢?这岂不是更妙?

  李明朗倒是没想到秦氏要请动长公主这尊大佛,但转念一想也是,若秦氏一人去,虽说两家现在定了亲,但难免也有手伸太长的嫌疑,长公主就不一样了,谁干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