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王鹏对姚升的印象显然很好,赞道:“真是个热心肠的人,官儿做的大不说,且一点架子都没有。舒监造,不然咱们去寻他吧?”

  阑珊想起姚升那笑眯眯的样子,有些犹豫:“我如今也不是监造了,不用再这样称呼我。”

  “那该怎么叫你?直呼其名,太生疏了……对了,我不如跟葛公子一样,叫你小舒吧,横竖你比我小,你也别叫我王捕头,叫我王大哥就行。”

  阑珊笑了声:“也好,这样也简单些。”

  两人只逛了片刻,阑珊就有些累了,抬头看时,前方有一座酒楼,招牌写得十分之好,是龙飞凤舞遒劲有力的楷体,三个字:永和楼。

  阑珊若有所动:“咱们去那里吧。”

  王鹏对京城各色一无所知,阑珊说什么她便听什么,当下陪她前往。

  此刻正是日上三竿,过了早饭时间,中饭时间却也没有到,永和楼里的人不算很多,可也比其他的酒楼多上几倍了。

  还没进酒楼的时候王鹏就开始啧啧,进了楼内,看到大堂宽绰的足有太平镇醉仙居四五个大,简直下巴都要惊讶的掉下来,又看人这样多,更是瞪圆了眼。

  阑珊领着他上楼,且行且跟他解释说道:“这永和楼是京城内极为有名的酒楼,不管是京城土著还是外地来的,都必要来此一游,因为外头那三个字,是首辅杨大人亲笔手书的,取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头一句。”

  王鹏听得稀里糊涂,什么王羲之什么兰亭序一概不明白,唯有杨首辅是一清二楚如雷贯耳的。

  好不容易有个“熟人”,当然不能放过,王鹏当下立即大声附和叫道:“啊!原来是首辅大人啊!”亦是声震四座,振聋发聩。

  二楼上有几个食客,听了动静都回过头来,阑珊正给王鹏震的耳朵嗡嗡,却又听一个人起身笑道:“缘分啊缘分,真是巧的很!”

  她听着声音耳熟,定睛看时,前方桌上有个人正向着她走来,那人满面笑容,但可掬的笑脸掩不住眼底的精明算计,居然正是大理寺的寺正姚升。

  阑珊很意外,居然真的这样巧:“是姚大人?”

  姚升已经走到她跟前儿,笑着说:“舒监造,昨儿一别,让兄弟我牵肠挂肚,知道你脱险才松了口气,没想到这样有缘,竟在此处重逢。”

  阑珊忙也拱手:“姚大人,您客气。”

  王鹏也跟着抱拳:“姚大人,我路上还跟小舒说起你,还想着去拜会你呢,这样倒是省事儿了。”

  “是啊是啊,缘分来了挡不住啊。”姚升满面红光地说。

  姚升那桌上,都是大理寺的几个随他出去办案的副手,因为回京的早,所以想在这永和楼吃了早饭再去,大家见姚升这般举止,不免也都起身跟阑珊两人见礼。

  姚升又非拉着他们去自己那桌坐:“我毕竟是京城内久居的,今儿就算是我做东,当个地主之谊,给舒监造跟王捕头接风如何?”

  阑珊百般推辞,终究抵不过,硬是给姚升请了过去。

  他们这桌已经点了几碗面,几样清淡小菜,当下姚升又问阑珊吃不吃辣,口味如何,果然如王鹏所说热情万分。

  终于等到面上来,王鹏已经迫不及待,他昨儿为了找阑珊就没好生吃过东西,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当下唏哩呼噜地吃了起来,那几个大理寺的人原本也不讲究这些,可见王鹏如此,忍不住也面露古怪笑意。

  只有姚升完全不在意,他还在不停地谦让阑珊,又问她要不要加点香油。

  这银丝面虽然细,口感却很筋道,上面切的细碎的肉丝跟榨菜丝,更是脆香可口。

  阑珊才吃了两口,王鹏已经又要了一碗,姚升笑道:“王兄弟是饿坏了啊。”

  王鹏还很有自知之明:“让姚大人见笑了,我的吃相很不佳。”

  “小姐吃饭才细嚼慢咽呢,好汉吃饭自然是声声震天的。”姚升笑说。

  阑珊正在慢慢地吃,闻言手一顿,犹豫自己要不要也发出些声响。

  正在此刻,靠窗的姚升目光往外一瞥,忽然他叫起来:“咦,那个是……”

  阑珊在他对面,闻言也扫了扫,却是一辆青呢轿子,正好在永和楼门前停下,看着也没什么不同。

  姚升却满脸惊喜的,他回头对阑珊道:“小舒,底下那位可了不得!这是营缮清吏司的温郎中,本朝驸马爷!以后你若是入了工部,他可就是你的顶头上司。说来这位温大人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儿居然遇上了,可见是你的运气好……这会儿打个招呼,以后进了工部也方便。”

  此刻那轿子落地,里头有个人躬身而出。

  那人身着青色官袍打白鹇补子,衣着虽陌生,但是身形却是阑珊再熟悉不过的,绝对错不了,是他。

  惊鸿一瞥之下,阑珊的心突然缩成了很小的一团,呼吸困难,几乎没听见姚升在说什么。

  而姚升已经站起来,他探出半边身子,热情洋溢地向着底下招手:“温大人!”

  第33章

  早在姚升提起一个“温”字的时候,阑珊的心就跟着一跳。

  她做梦也想不到,居然这么快就见到了温益卿。

  楼上楼下,相距不远,阑珊能清楚地看到温益卿听见姚升的招呼,缓缓抬头时明净的额头,以及那两道熟悉的远山眉。

  上京前她曾想不少次,假如遇见温益卿会是什么情形,最后她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那就是淡漠若路人就是了,但是这时侯不期而遇,她忽然间有些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能够真的做到淡漠如斯。

  不知是心理作祟还是巧合,她的手一颤,筷子随着从手中滑落,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姚升回头看了眼,见阑珊正俯身捡筷子。

  这时底下温益卿正也看见了他,同时也瞧见姚升对面窗户边上有道影子晃了晃。

  同朝为官,对于大理寺的姚升温益卿自然并不陌生,姚升勋贵出身,为人更是八面玲珑手段了得,满朝文武中没有他不认得的人,简直是本朝头一号的交际王。

  虽然是在不太讨好的大理寺任职,干着人人生畏的活儿,但姚大人显然是个“异类”。

  不过温益卿对于姚升的感官并不算太好,他看破了姚升那满脸笑容背后的本质,不过是笑面虎而已,常常是面人的时候笑的欢,可捅刀子的时候手一点儿也不软。

  比如之前大理寺调查一个有贪墨嫌疑的朝官,那人还跟姚升关系不错,姚大人面上安抚他无事,私底下把证据收拾的妥妥当当,痛快麻利地把人送上了断头台,可怜那朝官临死前还惦记着姚大人会念旧情网开一面呢,如此糊涂死了倒也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