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弥天大谎(1 / 2)





  妙歌抱着婴儿慢慢的走在路上,,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复杂。

  春寒料峭,还下着雨,万万不能将他在留在外面。可是...

  我这个身份,做什么都是错的,我捡的孩子,府上能容吗?

  正想着,迎面却碰上街角铁店的许嫂,碰上谁都还好些,只是别碰上她,许嫂是许家娶的偏房,嘴上不饶人,过门不到两年就把大太太给活活说死了。嘴上功夫可见一斑,她传话之快比全城贴告示还有效果。

  没有丈夫,傍晚却抱个孩子。被她看了去,明天街头的故事定是精彩纷呈。妙歌心里不禁凉了半截。

  但是许嫂今天很奇怪,只远远瞥了一眼,居然就莫过头急匆匆的走了。连招呼也没打。

  府内后院一切如常,有的屋内已经掌灯,这个时间大家应该都在中院吃饭吧。

  妙歌从偏门进府,悄身回屋,摸着黑将婴儿抱到床上,食指借着朦胧的月光从下往上,慢慢的抚摸着孩子极其细嫩柔软的脸颊。

  一抹苦笑浮上了妙歌脸庞,“我若是在以前的家中捡到你,爸爸和哥哥应该都会很高兴吧。”

  可现在怎么才能让你名正言顺的留下来呢?留下来,也不是万全之策,没有身份,纵是有条活路,想必日后也如我这般全是苦处。

  妙歌思忖着,将婴儿放进了床边的箱子里,取下发簪放在开合处,将箱子留出了一条小缝隙,定了定神,“我去去试试运气,一会就回”。

  出门没走几步,却迎面碰上了吴管家,吴管家算是整个府里对小少奶奶最好的,只可惜却不是单纯的善心。

  “哦?妙歌呀。我正要去找你。帕子找到了,老夫人很开心,给全府的人都赏了好菜,我正寻思着怎么不见你,去厨房吧,我特意给你留出了几样。”吴管家眼睛放着光,伸手就要去拍妙歌擎在腹间的手背。

  妙歌假意把手帕不小心掉在地上,赶忙蹲下去捡,躲开了吴管家的手。

  “多谢吴管家,我正有事回禀老夫人。”

  正说着想走,却被吴管家伸手断住,“你急什么,老夫人正准备用晚膳呢。你现在去,不怕落了不是?再说菜都给你留好了”。

  吴管家这句话是对的,吃饭的时候确实不适合去,要不然可能嘴还没张,就先挨了教训。妙歌心里盘算着,厨房人多嘴杂,吴管家也会尊重些,填饱肚子还是上上策,万一谎话没编圆,下顿饭可能就遥远了。

  妙歌跟随管家去了厨房。但是心中有事,又时时担心婴儿会突然哭起来,饭就吃的格外慌张,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耳朵似乎也灵敏的过了头,好几次都恍惚听到了婴儿的哭声,细细一听却又没有。

  终于熬到老夫人用完膳,妙歌赶紧进屋去请安,施小礼后恭敬的低着头说“母亲,妙歌今天去给夫君扫墓,后又与几个丫鬟去寻手帕,回来之后略感疲乏,在屋中小睡,偶作一梦,梦中夫君与我相见。让我代问母亲安。”

  老夫人耷拉着的脸听后立马来了精神,双手紧扶着椅子“梁儿托梦给你了?说什么了?快说!快说!”

  “是,夫君梦中面目模糊,但言语十分清楚,他说惦记母亲身体,让您一定保重,还说,今日的手帕是他向您借去想与我单独会面,他说与我前缘未尽,如今马上要转世投胎,让我送他一程。”

  “转世投胎?送他一程...如何送?何时送?”老妇人激动的第一次把妙歌拉到身边坐下。

  妙歌心中惊喜,老夫人信了。

  “不知道,他没有说,梦就醒了,但我恍惚在半梦半醒之时看见一个婴孩儿,也不知...是不是他。”

  “什么样儿?什么样子的婴孩儿?”

  “只记得样貌十分可爱,模样精致,竟比女娃娃还要漂亮。”

  “是呀是呀,梁儿从小就特别好看,大家都说漂亮的好像个女娃娃,是他是他,一定是他”

  老妇人满眼放光,妙歌七上八下的心,也忽然有了着落。

  这样的话,绕个弯子就能把孩子留在府里,没准还能落个好身份。可是刚才回来时碰到许嫂,她到底是看清了呢,还是没看清呢?若是没看清,一会我把孩子送到门口,晚上落锁前,一定会有人看到,再捡回来。顺理成章,老夫人定会收容这个孩子。

  妙歌正出神,一回头老夫人却已经涕泪横流,不住的拿手帕擦着眼泪。

  “今天上坟时我还盼着梁儿若是能托梦来就好了,果然来了。”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念叨儿子,让妙歌把梦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妙歌心里也开始不是滋味儿。

  正在这时,突然门外有丫鬟进来“老夫人,外面有个小道士,硬要闯进来。”

  “给点散钱打发走,没看我正在和小少奶奶说话吗?”老夫人一边用手绢擦着眼泪,一只手还拉着妙歌的手。

  小丫鬟对这个情景有点意外,愣了愣,磕磕巴巴的说“可是··老夫人,那小道士说务必要见当家的,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哦?··”老夫人心下狐疑,但是忽然又想起了妙歌刚才的话,转世投胎,事关人命?!

  这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犹豫了一下,让妙歌先退下,吩咐叫道士进来。

  小道士年纪轻轻,满脸稚气,看上去和妙歌年纪差不多。老夫人一看就有点儿泄气,一个孩子能懂什么,还没等张口,小道士却先发了话,“这家不是有老爷么,老爷呢?”

  “老爷有事去外省了,有事情就跟我说吧”老夫人听了不太高兴,但还是示意丫鬟看茶。

  小道士有点不以为然,没坐也没喝茶,上下打量了一下房间,说“本来师傅嘱咐我一定要跟老爷说的,既然不在,就只能告诉你了,我师傅说你家来了很大一股的煞气,让我先来告诉你们一声,这事儿务必等我师傅来处理,也只能我师傅来处理,你们切不可轻局妄动。”

  “煞气?什么煞气?”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师傅没多说,师傅说他手头欠个宝贝,取了立刻便来,让尔等,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哦,那你师傅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知道,不过今晚我得住在这里,师傅命我在此寸步不离。”

  老夫人看着这个振振有词的小道士皱了皱眉头,但是觉得是出家人又不方便直接下逐客令,于是说“府上女眷比较多,出入也不是很方便,多谢你家师傅,请他回来时再帮我家看看吧,吴管家取些散钱,请小道士回吧。”

  小道士一听急了“你以为我是骗子吗?是我家师傅让我住在这里!你们不要以为我是来混吃混喝的。”

  “没有这个意思,但是请问你可知我家这煞气来自哪里,又如何化解呢?”

  “我还没学那么多,看不出来。等我师傅来了,你可以问我师傅。”

  “既然看不出这煞气,即便留在这里你又如何洞悉其中变化呢?”

  小道士支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只好讪讪的被“请”了出去。其实老夫人很相信神鬼之说,只是这个小道士脾气实在太稚嫩,不仅不懂人情世故,而且一问三不知,实在让人听了难以相信。

  妙歌趁大家都好奇的去偷听小道士说些什么,悄悄又溜回厨房,盛了一碗嫂子每晚都喝的红枣薏米汤,想回屋喂喂孩子,怕被看出来,又往汤锅中续了些水。

  刚回到屋里,将门反插,吴管家就来敲门。咚咚咚。

  “妙歌,是我。”

  妙歌心一惊,差点把碗扔在地上,赶紧应声。开门欠身又回到屋外。

  只见吴管家有些鬼鬼祟祟的站在门口,还没等妙歌开口问,就忙着说道“刚才来了个道士,说咱们家有很大的煞气。

  这帮怪力乱神的家伙,我是肯定不信的,可老夫人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这道士既然来了,不骗点钱走,他们是不会轻易罢休的,他们只要稍微打听打听,到时候这个大帽子肯定就得落在你的脑袋上啊。

  前段时间隔壁平安镇上就说捉了个妖怪,不由分说拉到道观里就给活活烧死了,我知道你对我有意思,我心里也一直有你,在这等关头,你放心,我是万万不会眼睁睁看你落难的,你要是信我,你就收拾收拾东西,等我消息,如果真是这伙人,我立马给你安排个去处。先保住命再说。”吴管家一口气说完,又四下看了看,“我先回去了,我再跟老夫人屋里的丫头打听打听具体说了什么。但你心里一定要有个准备。记着,我心里也有你,你不是单相思。”说完满目忧思的走了。留妙歌怔在原地。

  “我不是单相思?....我单什么相思。”

  妙歌咕哝着,有点回不过神来,转身回到屋内。插上门,没敢掌灯,一是怕孩子万一睡了,被蜡烛晃醒了哭闹,二是怕一会儿抱起孩子,影子会映在纸窗上。

  月光明亮,借着光,妙歌将孩子从箱子里抱出来,小家伙没有睡扑朔着大眼睛看着她,不哭不闹,小手抓着妙歌的一小柳儿头发摆弄,一副很专注的可爱模样。

  妙歌坐在桌边,拿起从厨房偷来的汤喂孩子,可是没有经验,弄得到处都是,喂了半天,一碗汤眼看就变半碗汤了,也没喂进去多少。孩子的脸上粘着汤水,仿佛也有了纠结的表情。妙歌只好自己含着汤,一口一口的喂给孩子喝。

  孩子刚到,道士就上门说来了一股煞气...

  现在这个情况,孩子还要不要送到门口去,送去的话,这孩子不就正应了所谓的“煞气”了吗...

  正想着,外面有聊天的声音由远及近,不一会儿就有丫鬟打着灯笼从门前走过,妙歌忙去捂住小婴儿的嘴巴。婴儿也不挣扎,只是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盯着妙歌。

  “这算是什么道士?一点规矩也没有,看着就像是个骗子,还煞气,我看他冒着傻气才是。”

  “徒弟这样,师傅又能高明到哪去?”两个人影从门前走过,妙歌刚刚松开小婴儿,舒了一口气?,却又听到门口响起稀稀疏疏的脚步声。

  “今晚可真他妈热闹啊,道士来完,官府来。我这喝了二两酒刚躺下。”

  “就是,我这也刚要睡,全给搅合了”家丁的声音渐行渐远。妙歌心中奇怪。今天的蹊跷事确实有点多。

  老夫人刚刚伺候老爷吃完药,正在和老爷念叨妙歌的事情,忽然听外边传官府来人,只好又让丫鬟伺候穿戴。老爷半月前忽然中风了,半个身子不能动,说话也十分吃力,老夫人怕往来的生意因此受到影响,就吩咐府中上下只说老爷出外省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