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第106节(1 / 2)





  这下子连朱星宇都吃惊了,他俩出来没加班费,没想到这专业的人事,居然也说自己加班费一点儿,宁愿休息也不想来。

  “你们公司加班费很低吗?不是按标准来的吗?”

  一般来说,比较大的公司都是按有关部门的标准来的,特别是各外资公司,包括t企。但一些小公司,才不管这些呢。而且有关部门对他们也管的不严。

  妹子回答道:“按啊,怎么不按,就是底薪都很低,我们有全勤奖,绩效奖等等。总的工资不算低,但加班真不高。”

  也就是说,加班费其实不影响她的收入,一月每个周末都加班,也不过多了一百多块钱而已。她才懒的要呢。

  朱星宇有点明白了,“你们公司也这样做,有人愿意加班吗?”

  “不是你愿不愿意的啊。不愿意干就走人呗。”

  “难怪你们每周都要出来招工了。”简书枚说。

  “还是因为老板太小气了。”朱星宇也说。

  “没办法啊。我们也只是个打工的。其实也不止我们公司这样了,我们那附近的工厂都这样。”妹子摊摊手,无可奈何的说。

  公司要是加班费给高点,人员流失也不会这么快了。

  简书枚就说:“看来我们公司待遇还是可以的。这回招工应当稳妥了。”

  他俩好长时间没出来招过工,也没关注过其他工厂的工资状况。两人都没想到现在劳动法慢慢建全后,各公司都在出奇招,想办法的要降低自己的成本呢。

  其实站在老板位置上来说,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不降低成本,就赚不到钱。现在少了很多政策的优惠,各种成本都在增加了。不达到一个平衡,大家就干不下去啊。

  第134章 各种成本

  回程中, 朱星宇和简书枚两人也在聊有关成本,人力的事情。

  “哎,没想到, 出来招个工, 还能了解不少我们没有关注到的事情。看来以后还得时不时来一趟人才市场了。”朱星宇半开玩笑的说。

  简书枚点点头, 说:“看来现在很多公司日子不好过啊。”

  “是啊。现在成本增加了不少。有些工厂本来就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挣钱的,比如那些劳动密集性的工厂, 如果全部让标准来发加班费,估计他们也不愿意负担了。甚至也负担不起了。”

  “对啊。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估计又要搬走一批工厂,甚至倒闭一批工厂了。”简书枚有些担心的说。

  其实这几年一直有这样的现象, 甚至大家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郭协理关停的那家大厂,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有些工厂关门,确实是老板自己经营有问题,但也有些是大环境造成的,现在的人力成本是增加了不少, 而且不止人力成本, 还有很多政策优惠也减少甚至没有了。各公司的成本增加了,赚钱就没有以前容易了。

  反正老板们要是赚不到钱, 人家肯定不干了啊。

  “有些纯粹的加工厂,是会利润越来越低的,当低到没钱可赚时,工厂就开不下去了。”

  “恩, 这个问题这几年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 你们要好好搞啊, 争取多接些odm的订单啊。不然我们工厂也玩不下去的。”简书枚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说。

  “谁不想多接几个单啊, 可是你自己也看到了啊,我们搞的多辛苦,想挣钱其实也好难啊。你看我,每月就这点钱,日子过的都挺省的。”朱星宇直叹气。

  他和郭总搞的这个项目,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还是净亏本的。

  不过他俩开始前就预估到至少有一年的困难期,郭总甚至说要用两年的时间为扭亏为盈。不过郭总是亏得起,因为他在新三角也有股份,有收入,而且现在的收入还挺不错的。他给新三角拉来了几个大的生产单子。

  他不是很着急,又或者说他着急也没有用,可是朱星宇就不同了,他靠拿分红赚钱,现在的工资又不算高。比他原先的工资要低了三分之一。但他的工作内容却大了不止两倍,压力更是大了数倍。

  他才是最着急的人。让他在这里耗两年的时间,他其实有些担心自己撑不下去。一是工作上的压力太大,除非尽快找几个人来分担,把整个研发团队快点建立起来。二是,经济上的压力也比较大,他一个人赚钱养家,日子也过得比较紧。特别是和大家一起买了房子,又增加了月供的负担。

  不过幸好他老婆很快就要去工作了,以她的学历和经验,能找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会很快好转。

  要不然,他也不敢在这里耗两年,至少也要等到手中的钱比较充足了,才敢出来的。但郭总等不得啊,不可能让他再过两年才出来干啊。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机会,所以他才咬牙答应的。

  在这之前,他也和他老婆谈过,可能有段时间经济压力比较大。

  不过他老婆因为也没准备一直在家当全职妈妈,而且也知道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答应了。

  不过也幸好她不是个爱管事的人,没给朱星宇什么压力,也没责怪他不顾家,也没嫌他没赚多少钱回来。

  但是他自己会有压力啊。他这个人和方博洋比较类似,总会不自觉的要把整个家背在身上,生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其实他们的老婆都很能干。

  简书枚很清楚他家的状况,就劝道:“小刘不是马上去上班吗?等她上班了,你的经济压力就下来了。再过个一年半载,公司赚钱了,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啊。”

  “希望吧。其实我还是基础没打厚,激进了点。”朱星宇苦笑道。

  他是有点低估了创业的难度。

  早知道这样,他当时就不该跟着大家一起买大户型的,甚至不该买房子的。多供一套房子,又养了一个娃,收入又降低了,压力其实还蛮大的。

  简书枚连忙说:“哎,你要是有困难就和我说啊。我手头上还是比较宽裕的。不然,先借给你一、两万块吧?”

  “暂时还不需要。等我有需要再找你。”朱星宇拒绝了她,却也没有把话说死。

  他家的生活勉强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生娃,收了一大笔红包,比如他姐姐的,他父母的,还有小刘父母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婆虽然和他们一起生活,也给孩子包了个大红包,还非得让他们收下。这也是旧习俗。

  其实现在,老两口也知道他的压力大,还在自掏腰包帮他养家。老两口有退休金,又只有一个孩子,所有的都是留下来给他们的。

  当时他也敢跟着买房子,一是因为手中有闲钱,二是因为两个老人也支持。

  可是现在真让老两口掏钱了,他又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老两口很想和大家住一块儿,平时他们有同伴,孩子也有伴,大家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