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章(1 / 2)





  听萧可这么说,再加上现在风向确实偏向己方,处理起来比较轻松。韩熙林便依言点了点头,“那回头我让何伦找人帮你。”

  “嗯。”萧可趴在他肩膀上,从侧面蹭了蹭他的脸。

  虽然这么说有点对不起韩父,但他其实很高兴,能趁机回来和韩熙林重聚,哪怕只有短短几日。

  *****

  与萧可以为的不同,其实冯家还是有所动作的。那就是关注了他的微博,偷窥动向,看他有何反应。

  但从出事至今,圈内朋友声援的微博不少,但萧可本人却一条消息也没发过。

  这天晚上,再一次刷新无果后,冯来鸿不禁烦燥地说道:“每天就这么吊着,实在让人心烦。他怎么就不发消息呢?哪怕真要告我们,看到动静我心里也踏实。”

  他口无遮拦的话语,立即换来冯勋的训斥,“你听听自己说的这些话,成何体统!出了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还成天上网玩,你这个样子,以后能经营好我们这五家分店吗!”

  上了年纪的冯勋非常排斥新鲜事物,尤其是和互联网有关的各种产品。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玩的,只会让人玩物丧志。

  冯来鸿不敢顶撞他,只在心里暗骂:当初去b市考察市场,见御膳宫生意好,特色菜式多,提出要去模仿的人是你。现在闹出事来,发现惹上的不是小人物,而是明星,踢到铁板招来非议,怎么又拿我来出气?

  虽然腹诽不休,但为了将来能顺利继承叔叔上千万的身家,冯来鸿绝不会把真心话说出口。

  忍住憋屈,他陪笑说道:“叔叔,您说得对。我又想了想,觉得其实不用担心。虽然我们的确模仿了那个萧可的菜品,但并没有完全照搬名字,做法也不太一样。他有什么理由说我们侵权?他到现在都没动静,说不定也是觉得这事不好追究,想就这么算了。”

  冯勋这才怒气稍平,说道:“没错,最多说是相似而已,真要打官司我们一定不会输。这件事之所以见了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姓萧的是个戏子,知名度高些,记者才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报道。”

  冯勋讨厌也不会上网,并且每次侄儿想说网上风向时都不耐烦地打断,所以还不知道,网友已经把他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挖得差不多了。

  负面.消息见报,经过最初的恐惶之后,见萧可一直没有出声,那名韩姓老者也没有后续动作,冯勋渐渐放下心来,认为事件受到关注,全因萧可是名人,才会被记者盯住不放。而萧可到现在都没有联系他们,足见他也清楚,所谓的侵权官司不好打,只会白白投入时间精力。

  既然萧可不想维权,那他们剩下的麻烦,就只有摆平收到投诉的工商局。然后再多搞几个优惠活动,把因为报导损失的客流量给补回来。

  知道舆论动向的冯来鸿明白叔叔不肯听自己的话,也懒得多费唇舌解释。因为说到底,他跟冯勋的想法差不多。

  毕竟仿照菜品这事冯家干了好几年,从没出过问题。这次被闹出来,不是名人效应又是什么。网上都是年轻人在闹腾,社会人士谁有这闲功夫理会。事情曝光之后,冯家在z市几家餐厅的生意虽然下滑,但销售额并没有挂零,依旧有足以维持日常费用的进账。网友们所谓的全民抵制,完全是空谈。

  再者,出事当天,他们就把那名喝斥客户的惹事员工调到后厨,对外只说是员工个人行为,已经做出开除处理。工商那边如果还要追究,最终也就是罚点款而已。只要萧可继续沉默,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网上那么多新闻,等风头过去,谁还记得这件事?

  想到这里,叔侄两人都是一阵轻松。冯来鸿也一反刚才的急躁,转念认为,萧可始终没发微博,反倒是件好事。

  两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谓的放心,完全是建立在萧可不予计较这个前提上。

  第二天,随着萧可首度针对山寨事件做出发言,要求公开道歉、做出赔偿,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追究到底。冯家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尖浪口。

  踏踏实实睡了小半夜的冯勋没想到,一觉醒来,事态又变了。

  这一次他不再嫌弃网络,拿着侄儿的手机,将萧可的微博看了好几遍,面沉如水。

  虽然自认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违法,打官司不会输。但一想到要和明星对簿公堂,冯来鸿不禁像那天被邓一博当面质问那样,又开始心慌胆怯。

  窥着叔叔的脸色,他试探道:“反正道歉只是嘴皮一碰的事,而且他要的钱也不多,只有一块。要不,我们就认了吧?”

  听罢这个建议,冯勋勃然大怒,斥责道:“你脑子里到底装了什么!这不是钱的问题,哪怕他就要一分钱,只要我们给了,就等于自认理亏!将来我们在z市还怎么做生意、怎么见人?到时候要是别人也有样学样,狮子大开口地来找我们索赔,那我们给还是不给?!”

  冯来鸿这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连忙认错,“叔叔,是我说错话了。那,那不道歉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到底是做了三十几年生意的老江湖,在短暂的措手不及之后,冯勋很快恢复镇定,“你先回复说,他不能这么霸道。中餐的菜谱就那么些,总不见得他占了先,就不许别人卖了。照他这做法,各地的餐馆都不要开了。再说,我们的菜虽然主材相同,但做法并不一样,侵权之说,简直可笑。”

  主材是根据成品来模仿的,自然一样。做法出于揣测猜度,所以有所区别。但冯勋认为,这一点区别,已经足够为自己开脱了。

  冯来鸿连连点头,又问道:“如果他还是不肯罢休呢?”

  “那就告诉这个萧可,按行里的老规矩来,咱们每方出一个厨子,在厨艺上见真章。”冯勋自信满满地分析,“现在的戏子都赚钱,拍一集电视剧起码十几万起步。他告又告不赢,总不可能为了争一口闲气,放着电视不拍钱不赚,真跑来同我们比试吧?我们这要求并不苛刻,届时放了话,他却不应,到时就成了他的不是了。”

  “那——要是他真愿意来比试呢?”虽然叔叔说得很有道理,但冯来鸿还是担心,“最近我在网上搜这人的消息,发现他厨艺是公认的好,连御膳宫那个主厨都是他亲自教出来的。咱们家的厨子放在z市还不错,但要和他比,恐怕还是不行。”

  “哼,你还是太年轻了。”冯勋略带得意地说道,“如果他想不开真要比,我们可以请外援啊!我认识s市的几位大厨,都有十几二十年的经验,岂是姓萧的一个毛头小子能比。真来比试,丢脸的只会是他!”

  ☆、第64章

  冯来鸿听叔叔那么一分析,再度转忧为喜,连忙给萧可留言。生怕他不应战,又自作主张用了挑衅的口气。

  见侄儿说已经下好战书,冯勋开始给s市的几位朋友打电话。也没说具体经过,只说有个年轻人和他们冯记鲜珍楼扛上了,正待叫板,想请老友们帮个忙,问问谁有空。

  只可惜,他们设想虽然不错,看到留言的萧可却觉得这行为匪夷所思之极。他想不通,冯家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不但不肯道歉,反而妄图与他比试。

  与此同时,萧可也有些好奇,所谓的行规是什么。问了下何伦带来的律师,见对方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便联系丁海立,准备问问行家。

  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的丁海立,刚刚也看到了冯来鸿在微博上的挑衅。

  担心萧可年少冲动,当真接受了比试,正想联系他,没想到萧可先打了过来。接通后也顾不得打招呼,首先说道:“小萧老师,那家伙说什么比试你绝对不能答应,太跌份了。”

  “我当然不会答应。”除了韩熙林,谁还能让他有求必应?萧可说,“我只是不知道,他所谓的规矩是指什么?”

  得到他的保证,丁海立心里一松,语气也轻快起来,“不用理他,都是陈规旧俗而已。听说这冯勋的师傅是解放前的行会遗老,他厨艺学得不怎么样,臭毛病倒是学了不少。他所谓的比试是行会时代留下来的规矩,现在谁还用?如今只有正规比赛,或者同行私下交流才比试,没人拿它来当解决争端的办法。”

  听罢解释,萧可微微颔首,“原来如此。”

  那边厢,丁海立拿着新徒弟小李的平板,看到冯来鸿的微博被粉丝和路人围观嘲笑,讽刺他脸大跑马、异想天开,心里越发轻松,问道:“那下一步咱们怎么办?按声明那样,直接上法庭吗?”

  萧可翻了翻律师带来的资料,说道:“追究法律责任只是表明态度。因为他没直接抄我们的招牌和宣传专辑,菜品也是似是而非,律师说维权比较困难,而且会拖很久。我想尽快解决这件事,不想在这种小人身上多浪费哪怕一分钟。”

  “有没有方案了?”丁海立猜,萧可估计是想用舆论让冯家低头,便说道:“z市那么大,肯定有你的粉丝。要不呼吁他们帮帮忙,提醒周围的人冯家有多恶劣,宣传抵制他们。届时一传十十传百,够冯家头疼的。等他们生意惨淡,我再拜访拜访以前的供应商熟人,断了他们的货源。届时内外交困,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这方案听起来不错,萧可却不赞成,“老丁,粉丝们喜欢明星,无非想要开心轻松。平时能在网上声援我一下就足够了,怎么能麻烦他们为我的私事奔走?至于切断货源,虽然伤了冯家的元气,但也断了供应商的财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