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三章红事会





  陈远芳做法和女魂订立百岁之盟,就在这誓成之时,突然另一股魂力从中作梗,干扰了盟誓。陈远芳和那女魂同时一阵。之后就没有了声息。

  陈远芳皱着眉头仔细感应了一下,盟誓是订下了,但怎么觉着不对劲儿呢!那儿不对劲儿还说不出来。

  “也许是我伥鬼的身份作祟?”知道这次秘术虽成却有些怪异,但他也没往心里去。

  秘术已成。陈远芳和这女魂交代了些事宜,然后散了法术将之送了回去。

  “哼哼……杨守诚,我给你准备了份儿大礼,看看你的命够不够硬,接不接的下……”

  转了天儿,凌晨五点五十五分,村长家里准时开门迎客。先到的当然还是我爷爷和前几天那几个帮忙的。

  俗话说“一事不烦二主”,这几个人配合过一次了,有默契,用着顺手。

  这里啊,咱先说说这古法婚礼大概是个什么样子。总得来说,这古法婚礼要从提亲说起。要经过提亲、说媒、定亲的环节之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婚礼环节:抬轿——跨火盆、射箭——拜堂、喝交杯酒——同心结发、谢媒等等。

  龙国人对于婚丧嫁娶都非常重视。这男女婚姻大事,必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须是门当户对才行。

  那时候嫁娶不像现在这么麻烦,还得恋爱,浪费时间浪费金钱。那时候不论男女,到了岁数父母一看“得嘞,这岁数也不小了,结婚!”

  只需一个念头,儿女的大事儿就算定了。这时候就用上一个重要人物了——媒婆。

  那时候好媒婆自然会根据您家情况给您物色结婚对象,必然是门当户对的人家。为啥?因为那时候你拿了人家的媒钱,以后人家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你得负责“售后服务”,就是调解。

  那绝对都是奔着干事业去的。可比现在这些个网络征婚的靠谱、专业!

  那时候媒人首次进门都不能喝茶,谓之“媒不饮茶”。说喝了茶要冲淡婚事。而若是说成了,嘱托人则要单独请媒人吃顿好的,叫“谢媒酒”。

  媒说成了,认了亲事,就要互换“庚贴”就是年龄、生辰八字。并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看看灶王爷答不答应。因为古代都认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不过自打有了户口本,这户主的名字就不许写灶王爷了。

  如果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那就说明神君他老人家同意了。

  然后再请算命的或者阴阳先生“排八字儿”,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古代有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的说法。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宁、龙虎——龙争虎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不过私以为蛇鼠应该挺般配的,蛇鼠一窝嘛。还有什么鸡猴——鸡猴不到头……等等的吧,待认为都周全了以后才开始议亲。

  这个议亲说白了就是谈价钱。古代夫妻俩洞房之前都没见过面的,所以结婚更像是一场交易、买卖。总之不论男方女方肯定都是图些什么的。不是图财,就是傍势。所以还是开始就谈明白的好。我可以漫天要价,你可以坐地还钱。

  议亲刚开始议的叫“小礼”,就是买些小东西。一般是“四洋红”或“六洋红”。例如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

  然后才是聘礼。这聘礼有三个规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这里说的可都是银圆,真金白银的点现钱儿,不带赊欠的。

  而后就是备食品。个数为“六十四”即大白馒头64对、油包子64只、麻饼64张等等,这个根据各地风俗准备的东西也稍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还要有老酒2担至8担不等,你像电视里常见的那个“女儿红”或者“状元红”这种酒,那就都是生了女儿或者儿子之后自己家藏的酒。等到女儿或者儿子结婚的时候从地里挖出来,或下聘或招待亲朋。

  那么“女儿红”咱知道,“状元红”为啥不是中状元的时候喝?而是下聘礼呢?因为男子结婚的时候又叫“小登科”,也是头等大事,所以可以喝。不然你要是这家孩子学习不好,这“状元红”你一辈子也喝不上。

  故而这些个后生囡们,也就是没结婚的男女又有“老酒甏(bng)”之称。

  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子及闺女自做的绣品作为定亲的凭证。

  男方再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就是纸张两层外红内绿,上面大概写“你家闺女从今天开始就是我家订下的人了。你不许再订给别家,不然你就不仗义了!”

  而女方也要送“回贴”,俗称“文定”。就是说“成了!你看我是那样的人嘛。这事儿咱就这么说定了,谁反悔谁是孙子!”

  这就相当于签订了保护协议了。你看那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夫人!有‘红绿书纸’的!你想咋滴!”以此来抑制丈夫,因为这东西官府它都认,就跟现在结婚证似的,有国家法律保护。

  继女方回了“文定”以后,男方才能择吉日迎娶。然后广发喜帖,亲朋好友送礼。多是些现金,加上祝贺的喜幛、喜轴,上书“百年好合,五世其昌”或“天作之合”等吉祥话儿。也可以送匾额,一般写“天作之合”、“福禄鸳鸯”等,就跟咱送红包差不多。

  送嫁礼也就是女方,则不给礼金,多为绣花或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早生贵子”意。所以那时候生了女儿都叫“赔钱货”,您想啊,人家结婚你送的礼金收不回来啊。

  等到成亲之前,双方父母亲还要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这五种食物,讨那“五子登科”的好彩头。

  然后男方就派人到女方家送“轿前担”,一般为鹅2只、肉1方、鱼2尾等。顺便呢,就把女方家的嫁资、嫁妆搬回来了。

  女方则置嫁资于厅堂,让众人观看,称“看嫁资”。显示一下娘家的财力。通常是由女方父母给女儿办置的“七大件”:柜、箱、橱桌、椅子、盆架、装扮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