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娇软美人和她的三个哥哥第48节(1 / 2)





  郑嬷嬷与她说过,这位郡王爷与谢仲宣同年生人,今年十八,与御史大夫家的幺女定了亲,性情忠厚和善,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情酷似其父端王。

  估计前头的谢伯缙与那小郡王寒暄了两句,马车没多久便继续朝前走,外头琥珀也跟着道,“姑娘,我们现下往城内去了,端王府在的崇仁坊还远着,要走大半个时辰。”

  云黛此时也听到了城内的热闹动静,悄悄往车帘缝里瞧去,只见道路宽阔无比,两旁种着许多高大的槐树,此刻叶子虽不复夏日青翠苍绿,可一丛丛金黄淡黄掩着高大的坊墙,平添一阵庄重壮丽之美。大街上喧闹非凡,人来人往,随处可见富贵华美的朱轮马车——在肃州街上,可见不到这么多的香车宝马。

  “琥珀,这就是朱雀大街么?”云黛难掩兴奋,来之前玉珠特地与她说过这条大街的。

  “这便是了。”琥珀含笑的声音穿过车帘,“再往前走到底,还有道朱雀门。过了朱雀门便是皇城了,咱们虽进不去,却能从外面看看。待会儿到了,奴婢喊你?”

  云黛自是应下,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一路从窗帘缝里往外瞧着,这种感觉就像是五年前头次进晋国公府一般,她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从那乡下来的庄稼汉,头一回进城,见着什么都觉得稀罕。

  经过朱雀门时,琥珀提醒了她一声,她也赶紧去看,可车马在这处要转弯右行,她也只能匆匆一瞥,那朱红轩然的大门全貌没瞧清楚,倒是见着手握兵器的侍卫并列两旁,面容严肃堪比门画上的神荼郁垒。

  车马又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琥珀语气也端重起来,“姑娘,到崇仁坊了。”

  云黛心头一凛,下意识挺直腰身,调整坐姿,在脑海中温习着郑嬷嬷教过的那些规矩。

  她要好好表现,可不能给国公府丢人,不能给夫人丢人。

  这般默念了三遍,马车慢慢地停下了。

  琥珀从外面掀起帘子,她似也有些紧张,但到底年长且自小跟在乔氏身边,面色还是稳重的,朝云黛鼓励般的点了下头,“姑娘,我们到了,奴婢扶您下车。”

  云黛原本抿着的唇轻轻松开,随后换上郑嬷嬷训练过的得体微笑,柔声道,“好。”

  第38章 长安端王府

  作为当今圣上最为亲近的兄弟之一, 端王的府邸就在皇城隔壁,一堵高墙之隔。那金碧辉煌的牌匾高悬,三间兽首朱色大门朝着坊门打开, 正院开阔轩然,到底是王爵府邸,比之晋国公府规模更加宏大, 气局开朗。

  云黛由琥珀搀扶下了车,抬眼看去, 谢伯缙正与小郡王说着话。

  谢叔南和谢仲宣也都下了车, 扭头看向云黛, 等她走过来, 才一并走到最前头与小郡王见礼。

  “子实, 这是二郎与三郎,这位是小妹云黛。”长兄为父, 谢伯缙此时便是一派大家长的做派,招手将弟弟妹妹叫到跟前, 温声道,“来, 都过来与你们子实表兄见礼。”

  谢仲宣和谢叔南幼时也都见过裴君浩, 虽是多年不见,但也有些幼年情分, 现下见面也很快熟络起来,互相打了招呼。

  倒是云黛, 初次见到这王府儿郎,难免陌生,规矩地行了个礼,笑得斯文, “云黛拜见表兄,表兄万福。”

  裴君浩生在皇家,自诩见过无数佳丽美人,然而见到眼前这明媚秀美的红裙少女时,也忍不住在心头赞叹一声好容色!

  “这位便是云黛妹妹吧?我听母亲提过,先前外祖母来家住时也说起过妹妹,对妹妹是赞不绝口。”

  “表兄谬赞了。”云黛恰到好处地礼貌轻笑,心下也对这位浓眉大眼、气宇不凡的郡王爷有了个大致印象,是挺和气的。

  “先进府吧,母亲早就盼着你们来了。”裴君浩收回目光,笑着将人引入仪门,朗声道,“我父亲今早入了宫,尚未回来。我们先去给母亲请安,再一起用午膳。”

  内里早有好几顶软轿候着,外加一堆婆子丫鬟,恭恭敬敬的站在两侧,一见到锦衣华服的贵人们纷纷请安行礼。

  云黛一众人从善如流地上了那绣顶软轿,一路经过长长的铺着青石砖的甬道,绕过那气派的面阔七间的大厅,直往后院而去。王府的景致与陇西的古朴大气不同,这边模山范水,罗绮穿林,更为精巧富丽,多了几分细腻的美。

  轿子行了一段时辰,总算在一道正房大院前停下,那院门前山石奇秀,红叶翩翩,别有韵致。门口望风的丫鬟瞧见轿子停下,转身就往里头报信去了。

  裴君浩先下了轿,引着谢伯缙等人往院内去。

  云黛默默跟在兄长们身后,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也安定几分。

  后院正面是五间上房,雕梁彩绘,四壁玲珑。才刚走进门口,就有穿戴富贵的管事婆子迎上来,满脸堆笑,“郡王可算将表兄弟们请来了!诸位爷快快往里去,王妃娘娘可盼得心肝儿都焦了。”

  裴君浩笑道,“这不是来了嘛。”

  一行人在丫鬟婆子们的簇拥下入内,云黛怕失了规矩,没敢四处张望打量,但眼角余光所到之处只觉珍宝光华灿烂,就连地砖都是碧玉雕花,上头铺着花色绚烂质地柔软的地毯,踩上去很是舒服。

  待绕过一扇精美的七联檀木屏风,只见那红木雕花座椅上,正端坐着一位雍容端庄的贵妇,她穿着条郁金香色镶金线彩丝绣云龙绫裙,外披一条朱红色阔绣长衫,发髻高竖,戴着孔雀蓝云冠,左右两侧各插双凤金簪,那粒粒成串的夜明珠悬坠而下,端的是宝孕光含,贵气逼人。

  ——这位便是晋国公府的大姑奶奶,端王府的当家主母,谢谙。

  她身旁还站着一堆少男少女,其中衣饰最为华美的两位娇俏少女,一个端庄秀美,嘴角笑容与云黛如出一辙,一看就是郑嬷嬷教过的学生。一个年岁稍小,一脸古怪,颇为不驯般。

  不过此刻,俩人都满怀好奇的打量着远方来的客人们。

  端王妃一见到侄子们,高兴地站起了身,上前走了两步,“可算是来了,打从收到你们从陇西出发的消息,我是日也盼夜也盼,可算是将你们盼来了。”

  她的目光最先落在丰神俊秀的长侄身上,毕竟长侄刚出生时她还待字闺中,可是亲眼看着这个侄子从孕育到出生,真真切切是从出生就抱过的孩子。况且论起相貌与成就,长侄也是三兄弟中最为注目的,她自是待他最为亲厚。

  “姑母安康。”谢伯缙朝端王妃礼拜,态度恭敬,“叫姑母记挂,是侄儿们不对。”

  端王妃笑着打量着他,一双漂亮的凤眸眯成一条线,满脸欢喜,“几年不见你竟长得这么高大英俊了,若搁在街上遇上,姑母我都不敢认了。”

  谢伯缙与她笑了下,稍稍侧身,让弟弟妹妹们也露脸,“姑母,这是二郎、三郎和云黛。”

  端王妃颔首,一见到身着玉色锦袍光风霁月的谢仲宣时,她笑吟吟夸道,“听说二郎此次秋闱中了第三,不错不错,我们谢家世代戎马,可算出了个能走科举的读书人。”

  谢仲宣彬彬有礼,桃花眼一弯,俊美又风流,“侄子拜见姑母,姑母安康。”

  “好好好。”端王妃不住点头,又看向一袭紫蒲色麒麟锦袍的谢叔南,凤眸里的笑意多了几分戏谑,“好啊,我们小三郎也长成俊秀郎君了!我还记得上回你祖母带你来王府做客,你这小猴儿还把后院的马蜂窝给捅了,被马蜂蜇得满脸包,直喊着要回陇西呢。”

  提起童年窘事,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谢叔南再厚的脸皮也遭不住,连连朝着端王妃作揖,苦哈哈道,“好姑母可饶了侄儿吧,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当着诸位兄弟姊妹的面,给我留些面子吧。”

  众人皆是笑出声来,就连云黛也差点憋不住,然而眼角弯起的弧度还是出卖了她。

  端王妃便是在此刻将目光投向了她身上,望着这张如瓷娃娃般玉雪可爱的脸,她的眼底划过一抹深深的赞色,柔声道,“你便是云黛了吧,早你刚入府时,兄嫂便在书信里提起你。上回老夫人来长安时,也多次提起你,说你乖巧懂事,敏而好学,把你夸得跟朵花儿似的,却不曾告诉我你竟生得这样一副好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