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不知为何,她心中忽的涌起温暖又悲伤的感觉。

  她说,“您有什么话想亲口对他说吗?”

  老人道,“……就是想再见他一面。他十五离家,十五离家啊……二十多年了,都没回来过。莫非我临死前,都不能再见他一面吗?”说着便老泪纵横。

  云秀竟然无一句话可安慰他。

  老人又道,“神仙大人说,愿替人实现生愿,老朽的愿望,神仙大人能否替我实现?”

  云秀愣了一愣。

  不能。

  十八从军,至今未回,恐怕已是战死了。纵使是真神仙,怕也无法让他活着再见儿子一面。

  何况这老人也不剩几日的寿数了。

  她许愿,要承接众生生念,替人实现善念。可原来人的善念,亦能如此沉重。

  她没有作声,只提笔开药。

  缓解忧思,令人安眠的药。

  而后,她握住老人的手,说谎了,“能。好好吃药,放宽心思,便能延年益寿,见到你的儿子。这是神仙的许诺,必定能够实现。”

  这时她忽的听闻外间嘈杂之声,借助袖中潜镜看了一眼外头,便见车马如龙,直向此地而来。

  有绿袍的官吏跨马行在前头,看品服,是知县一级。

  云秀立刻便明白过来华阴县的知县到了。

  她今日弄出的阵仗实在有些太大了,又是草木返春,又是神仙下凡,只怕早有人向县里通风报信,惊动了华阴县官府。

  她便起身进屋借机回到空间里。

  而后再度易容、更衣。

  悄悄的从后门离开,动身向华山上令狐家的别墅去了。

  因替人看病耽误了不少功夫,待她来到山间别墅时,已临近傍晚,红霞满空了。

  第33章 蓬山此去(三)

  云秀送上华阳真人的荐信,不多时便被带到令狐韩氏面前。

  令狐韩氏才长途跋涉回来,看得出略有些疲惫。想是才沐浴过,并没有仔细梳妆,然而依旧闲庭信步。素色的燕居衣裙外套着青天白鹤的大衫,头上简单的挽了个高髻,上鉴着枚镶红宝的金梳背。简简单单,却掩不住优养出的富贵气。

  见一个小道士而已,她松懈得很,正靠着隐囊听人读诗。

  令狐韩氏不怎么喜欢诗词,但因本朝不论男女老幼,都酷爱诗歌,出于应酬需要,她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从诗经楚辞,到昭明文选玉台新咏,再到本朝历代诗豪的集子,几乎无不涉猎。因其博闻强识,识得的诗词竟比许多知名才女还多。

  云秀见过她读诗的模样只有这种时候她和令狐十七才像是娘俩,都是一副懒散败兴,姑且一听的模样。

  但今日看她的表情,却似是有所触动。

  云秀都进屋了,她竟还没叫停。

  云秀不由就留神一听,恰听丫鬟读到“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云秀没听懂……意思是说,唯有彻夜睡不着觉,才能报答你一辈子不开心吗?真是完全不明白写这些诗人的内心世界啊。

  令狐韩氏却显然听懂了,并且被打动了。垂着眸子又品味了一会儿。

  丫鬟便趁机提醒她客人到了,令狐韩氏才抬眼看了看云秀。

  云秀上前拜见。

  令狐韩氏自然而然的转移了注意力。扶她起来,笑道,“不必拘谨,我和你师父是至交,看你也跟看孩子似的。”细细略一打量,便笑起来,拉着她的手问身旁丫鬟,“适才瞟见身量就觉着眼熟,你们看他像不像咱们家十七郎?”

  丫鬟们纷纷笑道,“还真是像的很,打眼瞧去跟兄弟似的。”

  云秀:……虽说是易容,但也只是在她本来的模样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她和令狐十七本来就是表兄妹,生来就有些像。

  令狐韩氏便吩咐道,“去叫十七郎过来,就说奉安观里来人了。”又回头对云秀道,“你就是浮舟子吗?”

  云秀琢磨着这就是她师父给她取的道号,便点了点头。

  令狐韩氏便笑道,“在长安时便听你师父说起你,今日总算见着了。果然是个神清骨秀的好孩子。”

  “师父曾提起过我?”

  令狐韩氏笑道,“可不是?在长安时你师父便知道你。说你天生比旁人多一脉慧根,她一直想点化你,可惜缘分未到如今看来是到了。”

  “那您定然是弄错人了,我师父总说我痴。”还嫌弃她没慧根呢。

  令狐韩氏见她实诚得天真无邪,不由失笑,“你师父信上写着呢,这还有错?何况,你是出家人,如何不知?痴和慧乃阴阳两面,相生相化。痴极而慧,慧极而痴。”

  云秀便愣了一愣她总听令狐韩氏要她上进,没想到她也会说这么玄妙有哲理的话。

  “原来如此……”

  见她就连恍然大悟里也透着实诚,令狐韩氏再度失笑。

  便又问她师父好,略寒暄近况。听说她师父云游去了,便问起奉安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