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李思静不禁看了看她奶,平日里她总觉得何老师特别严肃难以接近,可这会儿奶和何老师站一块,竟丝毫没被比下去。

  李思静领着陈老太去中学考试的事情让人传开了,这件事本来就瞒不住。学校要寻老师,而陈春华领着孩子们读书识字,早就有人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中学老师的耳朵里了。

  陈老太被学校找去,也不是不能相信的事。

  老李家都是与有荣焉,连隔壁黄嫂子都专程来打听,这陈老太真那么厉害,还能做老师了?

  村里闲着的老太太全给围过来了,老大家没人,就老二家有老儿媳妇留着晒太阳,于是全都围着她说话。

  杜娟这时也不由脸上带光,她“嗯”了一声和平时看不大起的村里人唠嗑:

  “咱妈不是语录上的字全都识吗,那得多少字,光是教孩子这些字也是稳稳当当的。”

  刚开始,杜娟没想到陈老太都要去教学生识字了,大嫂说了,妈是教人语文,大丫只是提溜一句,真正让中学下定主意是公社里有人通报上去,说老太太识字念书特别标准。

  隔壁老陈家,陈梅妈跟人唠嗑听到这消息,一脸阴云地就回来问陈梅咋回事了。

  陈梅自个也不明白啊,她也是分了家才知道李小聪妈是识字的。

  于是,陈梅跑过来专门问杜娟:“老太婆拿多少钱,咋的还能教人识字了呢?以前也没教大宝啊。”

  杜娟瞅她一眼,心想要不是你们老三一家没人干活,陈老太怎么会不教家里孩子识字。

  “一个月八块钱。”杜娟想起这事也纳闷,这赚的可比她男人还多了。

  陈梅瞪大眼:“那么多?”

  杜娟没睬她,就是那么多。

  陈梅不安分的眼咕噜转:“那怎么分,老太婆就给大哥家,不给二哥留点?”

  杜娟轻飘飘看她一眼,这人怎么那么坏呢,都分家了还想离间她们二房和大房,别的她不知道,大哥和她男人关系好着呢。

  “老太太想给谁给谁,咱管不着。”

  陈梅噎住:“你——”

  杜娟“啪”地转身就关了门。

  陈梅碰了一鼻子灰不乐意了,回自个家对着李小聪一通抱怨:“你说你妈咋回事儿,以前咋不教大宝,咱可花了那么多钱上小学和初中的。”

  “小学不是我妈付的钱吗,跟你有啥关系?”

  李小聪现在见大世面了,来往的都是体面的城里人,可陈梅还是一副老样子,再好的衣服穿她身上,一张嘴就暴露了。

  李小聪不禁嫌弃她了,更别提陈梅总说他妈坏话。

  李小聪在外头看着城里人嘴上总说要买东西回去给妈尝尝,他也想这样干,这时候他记起陈老太的好了,以前多艰苦的环境啊,他却不干活还能吃饱。

  回想起分家时陈老太悲痛欲绝的神情,李小聪心慌,心里就跟落不着地一样难受。

  而这些,都是他媳妇作妖弄的。

  陈梅一听那老太婆就不舒心,皱着眉:“那初中呢,初中可是我妈付的钱了,李小聪你这人可不能亏良心,忘了我妈的好我挠死你!”

  李小聪听了更想笑了,他本身是背对着陈梅的,这会儿转过来,很不耐烦地看她:

  “那我赚的钱每次都交给你妈一张大团结,一个月也三次吧,统共三十块有的吧。这又是咋回事,吃这点东西也用不着那么多钱吧,咱加上大宝才仨人。再说地里赚工分是你妈硬要的,我把这供奉让出来还是做好事呢,现在说起来,怎么啥事都是你妈辛苦为我们好,陈梅,你说谁亏良心?”

  第22章

  陈梅顺心如意地过了三十年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她狠狠地拧李小聪的胳膊, 瞪大了眼:“你说我啥?你说我亏心,我亏心啥我给你生了大儿子?”

  李小聪嗤笑:“陈梅你这话能说一辈子, 有本事你再给我生个小儿子出来啊?这村里头哪家没有儿子孙子的, 就你俩哥都有不止一个儿子,还想糊弄我呢?”

  李小聪翻身起来,他是受不了陈梅这幅斤斤计较的嘴脸了。

  陈梅狠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李小聪,你真是白眼狼, 我老陈家对你多好你这是忘恩负义!”

  “你妈都不收留你了, 连大宝都不要了,李小聪你也不看看自己住在哪里,住媳妇的吃媳妇的你可真有能耐, 要不是我大哥带你去做买卖你现在不就是个二流子,啥都不会干啥都不能做——”

  “——行!我就是白眼狼行了吧!陈梅同志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有啥能耐,别人媳妇会洗衣服会做饭, 你啥都不会, 还好意思说我,我不说你你还蹬鼻子上脸了是吧?”

  李小聪心里憋屈, 跟陈梅待在一起就让人不舒服,咋以前在自个家里没这种感觉呢。

  明明他钱赚多了, 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这女人咋还不知足呢?

  他一烦就想离陈梅远远的,这不拿了外套就走。

  陈梅恶狠狠地盯着男人远去的背影,骂道:“你有本事走了就别回来!”

  - -

  何柏书给老太太准备的考卷是学校里几个老师一道出的,分别有语文, 数学科目,还有点简单的物理化学知识。

  陈珂拿了卷子看了先是通读了一遍试题,李思静和何柏书就坐在一边。

  这陈老太做起卷子来整个神态就变了,她先做了语文的试题,虽说带孩子们识字不需要考试,可何柏书还是出了一些初中的语文试题,若陈老太能答出来还能领着初中生一起背古诗。

  此时的诗词大多是人民太阳的诗词,如沁园春雪,所以开卷第一道便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何柏书眼里,陈老太思考了一下,一字不顿书写,他凑上前看,那是一手较为工整的铅笔字: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