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九章借口(1 / 2)





  猫冬的生活很惬意,因为啥都不用干,十分轻松。可这种生活同样很无聊,因为什么都不能干,古代又没什么电视、电脑,每天傻坐在屋子里发呆对秦风来说是一种折磨。

  魏徵那个小子倒是有很多书读,杨广却每天往刘老实的小院跑,就等制出成品之后向他那皇帝老子邀功,只有秦风一个人闲得蛋疼。

  “夫君。”

  秦风躺在床上,感受着木炭点燃的温暖,懒洋洋的打盹,而刘婉婷却处理完家事刚刚过来。

  “夫君!”

  看着秦风懒洋洋的模样,刘婉婷不由加大了音量,同时有些不满道:“我有事要和你说。”

  “说就是了。”秦风连眼睛都不想睁开,勉强挥了下手道:“我在听。”

  刘婉婷掏出一张纸,有些忧心忡忡道:“夫君,庄户们的粮食只怕撑不到明夏冬麦收获。”

  听到这事,秦风顿时清醒了,可想到这年头的天气和北方的农作物,颇为无奈道:“这年头,除非亩产再加个三成,否则日子定然过得紧紧巴巴。”

  刘婉婷点点头,秦风说的她自然知道,这个年头,别说普通庄户,就是一些小地主的日子都不好过,虽说不是吃不上饭,但大鱼大肉肯定是别想的。

  秦风之所以能够得到全庄上下的拥护,其实并不是他有多么英明神武,更不是他的名望有多高,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个败家子,舍得发粮!

  这年头的人们,至少老百姓的欲望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出门的时候能有一件遮体的衣衫,那就能算作盛世。

  农闲的时候,庄户们都会搞一些副业,比如进山里挖些野菜,打打猎,砍砍柴等等,为得就是能够熬到第二年粮食收获。

  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朝代的发展,南方的人口越来越稠密,而北方却地广人稀的原因。

  没粮,怎么养活得了那么多人?

  不过大兴城附近的情况还不错,关中龙兴之地,秦始皇、刘邦,甚至后来的李唐能够一统天下,都和这块地方少不了关系。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关陇水土流失严重,自唐以后,再没有一个朝代定都长安。

  略微所思片刻,秦风问道:“咱家还有多少存粮?”

  说到这个,刘婉婷的脸上总算带上了一抹喜色,“咱家的存粮还有不少,我昨天才去看过,最少够咱们家吃个好几年了。”

  这年头,天灾和人祸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落到头上,所以不管是大小地主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屯粮的习惯,唯一的区别就是普通百姓屯下的根本不够吃而已。

  秦风有些奇怪的看着刘婉婷,不解道:“那还担忧个什么劲,发就是了。”

  “哪有这样的规矩!”

  刘婉婷瞪了秦风一眼,没好气道:“那是我们家的粮食,凭什么白白送给别人。”

  不是说女人最有同情心吗?这婆娘咋这么铁石心肠。

  秦风起身,正准备批评刘婉婷几句,让她明白一下什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万万没想到,刘婉婷却一脸正色道:“夫君,如今这世道就是这么个规矩,如果咱家开了这个头,旁人怎么看?”

  “吃喝玩乐是自家的事,旁人最多暗地里说上两句败家子,可这个头一开,别的庄子发不发粮?发了,人家不情愿,不发,那些庄户们不乐意,到时候咱家可是要被千夫所指的。”

  “是这样?”

  秦风有些发懵,他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自家的粮食既然吃不完,庄户们又填不饱肚子,那发就是了,反正他也不缺银子,以后更不会缺。

  可仔细一想,刘婉婷的话未必没有道理,虽说自家的东西,想怎么弄都是自己的事,可一旦你影响到旁人,这就定然不只是你自己的事了。破坏潜规则的人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多半会被当成异类,然后遭受大家的围攻。

  可问题是,总不能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看着庄户们饿肚皮,甚至有人饿死吧?

  作为新世纪的四有青年,秦风觉得自己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最后,还要做一个有益人民的人。

  所以,要想个办法把粮发出去,还不能引起别人的反感,这可是一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