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1 / 2)





  此种社会现状伴随着当时欧洲社会十分频繁的“联姻外交”。

  中世纪欧洲国际交往频繁,各种公国和伯国星罗棋布,封建割据严重,而且土地和钱财可以通过联姻关系继承和转移,联姻外交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典型的例子有中世纪后期的勃垦第,利用联姻外交进行对外扩张,并依靠联姻聚合众多领地,从一片公爵领地发展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力量之一。[3]

  然而,在“娶了女王的男人将自动分享妻子的国度的统治权”这样的传统之下,女王的婚姻将使她的婚姻炽手可热。1554年,玛丽·都铎与西班牙国王结婚,从而导致英国沦为西班牙的臣属。而等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全欧洲的国王、王子都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女王和她的王国,都希望得到她,进而得到一个王国。”并且,“与任何一个欧陆国家的联姻都不可避免地会使英国丧失独立地位,会被卷入该国的欧洲政策之中”。[4]

  尽管如此,性别偏见与社会习惯,仍然使女王的婚姻成为重要的议题。在伊丽莎白一世加冕之后,西班牙大使斐利公爵依旧自然地认为女王一定会结婚。因为在当时人们难以想象女性竟然想要独自去掌权,不需要男人的指导和保护,而她同样需要一个孩子的父亲,以确保王朝的延续和王权的未来。伊丽莎白的导师威廉·塞西尔则祈祷着“神啊,请赐给女王一个丈夫和一个儿子,让我们的后代能有个男性来领导他们”[5]。他渴望女王能够结婚被传宗接代的使命所捆绑,从而使国家回归男性主政的自然秩序之下。

  与此同时,女王的婚姻还意味着“合法王位继承人”。在纷争、战乱与暴动层出不穷的时代里,没有王位继承人就意味着当君主死去之后,这个国家将立刻陷入混乱中去。这也是当时人们认为女王婚姻必要的原因之一。唯有女王结婚,生下国家的继承人才能使维持政府与社会的稳定秩序,然而这对女王本人恰恰意味着危险——一旦拥有继承人,那么她的敌人很有可能密谋继承人推翻她,她本人的生命将遭受比以往更强的威胁。

  感谢大家的阅读与陪伴。

  [1]艾莉森·威尔著;董晏廷译.伊丽莎白女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克斯汀·唐尼著;陆大鹏译.伊莎贝拉 武士女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董杨. 试论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联姻外交”[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4]孙学美.民众心态对伊丽莎白一世婚姻外交政策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

  [5]艾莉森·威尔著;董晏廷译.伊丽莎白女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以下是为女王荣耀之路做出贡献的名单,恭喜你们获得第十三届罗兰勋章,鼓掌!

  第15章 权欲之巅

  “我很遗憾地看到,您似乎根本没有将我的教导记在心上,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女王醒来的时候,听到熟悉的带着点冷意的声音。颠茄带来的后遗症令她的视线恍惚了一段时间,才看清坐在房间里的海因里希。

  阿黛尔不意外看到他。

  海因里希家族历史悠久,是罗兰帝国的庞然大物之一。他们这类家族,拥有外人难以窥探的底蕴,正因如此,在十几年前,他们哪怕已经被逐出帝都,仍能将自己的继承人送到王储身边。

  他有那个本事将道尔顿在这个时候支开。

  “六颗。”

  阿黛尔坐起来,抬手按在额头上。

  “起码要十颗才能致命。”

  第二颗醋栗入口时,她就察觉到了不对。

  母亲死后的那段时间里,有太多人想要她的命。如何让一名年幼的公主最快地消失在宫廷中?答案就是颠茄。

  海因里希就任她导师的第一个月,她果盘中的醋栗被混进了颠茄。

  那次才是真正的危险。

  如果不是海因里希家族的秘药,罗兰帝国不会出现第一位女王。

  她永远记得醋栗与颠茄的区别。

  “您记得当初的教导令我不胜荣幸,但您为何不记得后半段——对于体质更差的成人,哪怕不到十颗都有可能致命?”海因里希坐在烛火前,穿着件银纽扣的黑罩衣,“只要再多一颗颠茄,哪怕是圣人降临,都救不了你。”

  他斥责完,才发现自己的口气和还是女王导师时一模一样。

  阿黛尔看着他。

  “如果您对自己的性命都如此漫不经心,那我想海因里希家族也没有与您继续合作的必要了。”海因里希避开她的目光,“我们需要稳定的同伴,而不是拿命去赌的疯子。”

  判乱从开始到结束时间其实不长,但他们仿佛已经隔了整整一个世纪没有这样面对面在一起过了。

  “道尔顿起疑心了。”女王慢慢地说。

  海因里希皱起眉头看她。

  “您的家族在港口或许真的拥有天罗地网,但在盖尔特城未必如此。”阿黛尔掀开丝绸被,赤着脚走到自己的梳妆台前,拉开抽屉,从中取出一封拆过的密信,“八月一日和解,不到一周内,我倾心道尔顿,并且有意嫁于他的流言就传遍盖尔特……速度太快,从一开始就很可疑。”

  “但他上当了。”

  海因里希冷静地说。

  他们像回到以前,师生之间能够迅速地领会对方的意思。

  女王与海因里希为道尔顿精心布置了一个局。

  人人都在说“迎娶女王,成为罗兰之王”,听得久了,就算道尔顿一开始不在意,后面也会被引诱着踏进陷阱里。一旦道尔顿产生了这种想法,为了追求女王乃至向她求婚,势必做出追求者应有的姿态。

  在一些政务上,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女王的想法与意见。

  因此,就算女王在御前会议上对道尔顿的格外纵容,依旧能通过这种手段微妙地推动事情朝她希望的方向发展。

  其实,最致命的一点至始至终都摆在明面上:

  ——平民怎可能迎娶女王?

  贵族不会允许,国会不会允许,甚至平民也不会允许。

  但是,以甜蜜的谎言、辉煌的王冠布置的陷阱,向来最为诱人。道尔顿的野心驱使他走了进去。

  “他问我想做什么,操控鲁特帝国的王储吗,就像操控他一样。”阿黛尔一字不漏地复述出争吵前道尔顿的话。

  阿瑟亲王的到来提醒了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