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1 / 2)





  女王再次给雅格王国记了一笔。

  路维斯枢机或许能够掌控身边的手下,但图瓦王朝可就未必了——别忘了,这么久以来,图瓦王朝一直处于强势的雅格王国的影响下。

  雅格王国这位老对手,在如何使罗兰覆灭上,向来不遗余力。

  女王将道尔顿的信递给了正在核实教会税收的罗德里大主教——教会的税收独立于帝国政府的税收体系,女王想要插手教会税收很久了。借着罗德里大主教的身份,她决心核查教会近十年来的所有收入。

  “您认为雅格是否也知道教皇即将病逝的消息?”

  罗德里大主教看完信之后,抓住关键的一点。

  “路维斯家族能够在教皇的宫殿里安插自己的眼线,其他人也能。”

  阿黛尔站起身,语气透着几分冷峻。今天下了场雪,凯丽夫人坚持要她披上件厚实温暖的外袍。暗蓝色的长袍长过脚踝,她站在窗户之前,眺望教皇国的方向。

  罗德里大主教沉思了一会,开口:“路维斯枢机曾经在圣城主持的归圣运动,令他在很多人心里有很高的威望,加上路维斯家族的力量,他会是最有可能成为教皇的人之一。约翰六世真该帮他登上宝座才对。”

  “除了舍不得把钱投进那些油肚肥肠的罗兰,谁不希望戴三重冠的是自己国家的人?”女王讥讽地笑了一下,“好一座用黄金堆成的圣城。”

  话虽如此说,但没办法,谁让那座充斥黄金与交易的圣城,拥有着超凡脱俗的地位呢?

  女王思考了片刻,回到桌前,抽出纸和笔,给道尔顿写了一封回信。

  “那两名海盗已经回到海上了,您还是决心要进行出巡吗?”

  罗德里大主教在她写完信之后,问道。

  在国会结束后不久,两位海盗先生就迅速地离开了王宫。

  一方面,他们在这里待越久,身份暴露的可能就越大,女王的近臣们可不会愿意让他们为女王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他们还接到女王的命令,将去召集——又或者说挑选——一批战斗力足够,并且愿意与王室进行合作的海盗。

  女王则有意在出巡的路上,审核一下这些被召集起来的海盗。

  出巡的计划是与订婚仪式一起草拟的。

  女王答应了同奥尔西斯在两国交界进行会面,完成订婚仪式的要求。但订婚仪式没那么快举行,毕竟两位帝国统治者的会面不同于普通的会面,不论是女王还是鲁特皇帝,谁出了点意外,对于两个国家都将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仪式举行之前,双方还要就会面地点,安全措施以及仪式的具体环节进行一串又长又繁琐,能够逼疯最有耐心的人的切磋商谈。

  女王则打算在这段时间里,进行自己加冕以来第一次出巡。

  与以前的出巡路线不同,这一次女王的主要目标是帝国的沿海港口。她要亲自监督两份港口条例的实施,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带动一下这些港口的经济。

  为了女王这条不循规蹈矩的出巡路线,一堆官员几乎要愁秃了头。

  罗德里大主教则不怎么赞同女王想要召见海盗们的想法,谁晓得那些海盗们是否都知情知趣?是否都忠实可靠?

  “怎么了?”女王挑眉看向板着脸的罗德里大主教,“难道您和您的骑士团还无法保护我吗?主教先生。”

  第41章 疯子亲王

  “我与我的骑士团绝不逊色于道尔顿先生的火枪队。”

  罗德里大主教的眼睛在阳光下就好像一片被打磨得很薄但颜色很深的蓝玻璃,眉弓投下淡淡的阴影。

  “那就让我看看。”

  女王轻柔地说。

  她将一张海港图展开, 铺在桌面上。

  那是玫瑰海峡奥尔南港的地图, 上面做满了详细的标注, 有些字迹看起来是女王的,有些看起来属于另外的人——推及这份地图的内容, 应该是离开皇宫的那两名海盗。

  不论是对罗兰帝国还是对其他国家的商人,奥尔南港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港口。

  它位于玫瑰海峡的正中心, 是连贯天国之海和赤海的咽喉,对罗兰来说,它相当于决定帝国生命的两条主气管之一。前世在路维斯枢机死后,路维斯家族发动对罗兰帝国的报复,倾尽全力使新教皇下达了对罗兰王室的绝罚令, 罗兰在内战的深渊无法制止地坠落。

  就在新教皇下达绝罚令后,一支打着自由商会旗帜的船队骗过了罗兰巡逻船的警戒,在进入奥尔南港之后,突然对港口开炮,袭击了停泊在那里的舰队, 使帝国最后一部分海军力量在舰船、人员、弹药和粮食上都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玫瑰海峡突袭事件发生不久后, 雅格王国正式对罗兰帝国宣战, 最终玫瑰海峡落进了雅格王国的手中。

  在阿黛尔于重生一刻获得的帝国百年历史里, 将这一事件称为“火玫瑰”。一方面指那场突袭战里在海上燃起的大火, 一方面也指从这以后,罗兰帝国这朵玫瑰就在战争的火焰里凋零了。

  书写这部史书的人,对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记录得十分清楚, 字里行间充满着无奈和悲哀。阿黛尔推测,对方应该是罗兰帝国的遗民,并且距离帝国灭亡的时间并不算久,很大可能并非是贵族出身——他对于一些涉及帝国上游的暗潮并不熟悉,还对她抱以深切的同情。

  要知道,贵族出身的史学家们不将她定为亡国的根由就不错了。

  “历史中充满了迷雾,一个曾荣耀辉煌的帝国转瞬就成为了尘埃。诸神以他们的意志书写好了命运,人力难以改变。”

  在帝国史书的最后一页,著作者迷茫而又哀伤地如此写道。

  阿黛尔不认为诸神书写好的命运难以改变,但她赞同著作者的前半句话“历史中充满了迷雾”。

  很多事情后人只能在史书里找到结果,却无法洞察它更细微的,在更早之前埋下的伏笔。史学家们必须通过对各种蛛丝马迹的追索,从而追溯出偶然事件的必然一面。

  历史中处处是迷雾,对于阿黛尔来说同样如此。

  就像“路维斯枢机之死”和“火玫瑰”事件一样。

  记载的史书里并没有路维斯枢机身边的间谍的影子,所以后来者对于他的死亡便将有许多不同的揣测,比如鲁特帝国,比如自有商业城市……

  每一种可能都通往不同的道路。

  但一旦那位间谍的影子从迷雾中浮出,“路维斯枢机之死”与“火玫瑰突袭”之间瞬间出现了无数紧密如蛛网的联系。其余的猜测皆尽散去,雅格王国的影子在迷雾里变得清晰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