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节(1 / 2)





  这一次,宋书余也还是没问出来,他暗自决定要更加努力一些,把名次再往上提。

  时樱肚子疼就是半期考试之前十来天的事,感觉才不过一眨眼,又要考试了,最近这一个月班上学习氛围不错,这个氛围让胡春明发现那些家长之前搞的事也不全是麻烦,因为换座位祁遇和时樱早恋曝光差点头疼死他,好处也有。

  之前的座位都是由他直接安排,有些同桌之间不来电的,自由匹配之后很多同学感觉舒服多了,他们可以选择拥有同样目标志同道合的同学坐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能免去许多麻烦,学习氛围比先前更浓厚了。

  很多改变看起来微乎其微,多一些时间累积却能引发质变,从第一月考到半期这短短几周时间是不够,不过这次考试一班成绩相当出色,时樱刚刚好卡在六十位,同她相比宋书余更出色些,他五十一名。

  成绩出来之后,身为班主任的胡春明都惊了。

  一方面惊讶于宋书余还没到顶的上限。

  带他一段时间就知道这学生有潜力,倒是没想到他潜力如此之大。从一百多上来就没遇到过坎坷,每一次都在进步,这是匪夷所思的。

  怎么说呢?学生成绩就和运动员的成绩一样,你再优秀,也会有起伏,临场的发挥和状态也会影响结果,没人敢说自己能够稳步向前永远不败。

  祁遇是个例外,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起点比你终点要高。

  现在宋书余也在创造奇迹,这么大的压力他能稳步前进,说明什么?说明这学生还没到头呢,还能往上走一走。

  比起整日都在埋首苦读的宋书余,时樱带给胡老师的刺激更大。

  以前不知道她和祁遇在谈恋爱也就罢了,知道之后再看她这个进步曲线总觉得匪夷所思。

  学校反对中学生早恋自然有它的道理。

  一来怕同学们犯大错,甚至于搞出人命。

  二来这个年龄段自控能力还是太弱了,谈起恋爱来一个不顾一切,等到毕业再来后悔晚了啊。中学阶段的感情有几个能开花结果的?为了这点朦胧的美好搭上前程在大人看来不值得。

  胡春明也觉得恋爱是影响成绩的绝大杀器,他以前带过的学生里面也有,也有控制不住偷偷跟人牵了手,成绩一垮再垮。这个排名要掉下去再容易不过了,等你醒悟想升回来难如登天。

  时樱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也有人能兼顾二者。

  虽然速度比前两个学期放缓了很多,她还在进步,她有认真在读书,并且比班上很多人效率更高,否则她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

  真是……

  这让班主任说什么好?

  要批评他俩都没有数据佐证。

  半期考完班里又换了一拨位置,别人搬来搬去都不影响祁遇和时樱,他俩就跟定海神针一样插在了教室最中间的黄金位置。

  看他俩还是一动不动,宋书余终于问出来了。

  问时樱没想换个同桌吗?

  [时樱]:我同桌全年级第一,傻子才换。

  [宋书余]:你这样没错,可祁遇他……

  有些话,宋书余不好意思挑明说,时樱替他挑明了。

  [时樱]: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年级第一为什么不和年级第二搭伙,那才是强强联合。

  [宋书余]:我不是这个意思。

  [时樱]:你说的我明白,像我们这种年级五六十名的在年级前十看来就跟废物没两样,和我们同桌纯粹是他们单方面扶贫换不回多少好处,两人之间差距过大并不符合互相帮助的原则,组成学习小队对其中一方并不公平,这个意思吧?

  [宋书余]:嗯…

  [时樱]:这其实很好理解,我表弟喜欢玩游戏,他那个游戏里很多装备好操作骚的大佬就喜欢带妹,这能上瘾,有快感的。

  [时樱]:祁遇他可能就是闲得无聊带了个妹,不找点事做他也挺无聊的。

  简单聊了一波之后,宋书余都恍惚了,他平躺在上铺看着雪白的天花板思考人生。时樱也是出于无法说出实情的无奈跟他开了个小玩笑,笑够了之后她还把这段说给祁遇听。

  祁遇听完:emmmmm

  虽然直白了一点,道理还真就是这样的。

  想想他高一那会儿,在追到时樱之前上赶着去帮忙的行为不就是高分带妹?目的也单纯,就是为了泡时樱呗。这波操作完全可以用游戏套路来解释,没毛病。

  祁遇在电话那头说对,没错,总结很到位。

  时樱都快笑出眼泪来了,问他不气啊:“我成功的黑了你一波,在宋同学那边你这行为基本已经可以判定成见色起意了。”

  祁遇喝了一口水,说无所谓,反正班里男生都那么想。

  他们并不是不八卦,而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八卦。

  白天的时候闷头学习去了,晚上回宿舍还是会聊几句的。

  这话题恐怕早被说烂了。

  比起这个,祁遇更好奇的是时樱和宋书余之间竟然不错?

  心里好奇,他就问了。

  “你记不记得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我有一次和前排还是后排同学闹了矛盾,起因是她无根无据说人闲话。”

  那回事祁遇知道啊,也就是那次让他充分觉察到时樱家里比较复杂:“那个我有印象。”

  “有印象就好,就不用我解释了。当时被议论的就是宋书余,我跟他本来没什么往来,是有一次回老家,返校的时候从平梁转车遇上他了,就那回我们聊了几句。后来文理分科我俩又同时进了一班,当时在一班我认识的人不多,跟他就熟悉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