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节(1 / 2)





  一个闺阁少女, 一个后宅妇人,论力气实在是半斤八两,赵五娘在睡梦中突然被母亲弄醒,毫无防备,踉踉跄跄地顺着她的力道出了门, 反应过来, 顿时竭尽所能地抵抗。

  “阿娴,你今日必须随我回去, 你看看这里, 又冷又破,这是人待的地方吗?”郑氏急得面红耳赤,“府上的大夫都在, 他们会用最好的药材医治霍公子, 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我不走,我不走!”赵五娘翻来覆去只说两句话, “我永远都不要回去了!”

  赵玉成和赵夫人也听到动静,开门查看情况,赵晏赶在祖母发怒之前走过去,干脆利落地分开两人,将堂姐扶了起来。

  她侧身挡在赵五娘面前:“外面风大, 伯母有什么话还是进屋说吧。”

  郑氏打不过她,更不敢对她动手,恨恨地瞪了她一眼,转身走向禅房。

  赵五娘却道:“不必了。阿娘有什么要说,就在这里说清好了。”

  “你……”郑氏气结,碍于公婆在不远处旁观,只得平复呼吸,问道,“你究竟要如何?”

  赵五娘离开赵晏的保护,迎上母亲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与霍公子已结拜天地,从今往后,我是他的妻子,他身在何处,我便在何处。”

  郑氏始料未及,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女儿竟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最坏的猜测浮上脑海,女儿只怕已经失身于霍公子。

  她气到极致,反而平静下来:“赵娴,你自幼生长在燕国公府,锦衣玉食、有求必应,你何曾体会过仰人鼻息、吃穿用度都要精打细算的生活?你跟着他远走高飞,可有考虑过以后的日子?”

  “以后的日子?”赵五娘笑了笑,“我们寻一座小镇定居,他当私塾先生,我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或许还会有几个儿女,等孩子们长大,我与他也白头偕老、相伴着走完了一辈子。”

  “阿娘,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她眼中盈满泪水,目光却坚定,“而不是永远困在深院高墙中,伺候一个对我没有半点感情的男人,再和一群同样可怜的女子勾心斗角。”

  郑氏轻嗤一声,面露嘲讽:“感情?等你缺衣少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所谓的感情它一文不值!”

  “阿娘以为这段时日我是怎么过来的?”赵五娘的眼泪簌簌落下,“为了节省路上的盘缠,恨不得每个铜板都掰成两半花,可我比之前的十七年都要开心。在我看来,这就是感情的价值。”

  郑氏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登时死灰复燃:“好,赵娴,依你所言,倒是我和你父亲亏待了你!”

  “女儿不敢。”赵五娘枉顾冰天雪地,跪在她面前,“生养之恩,女儿没齿难忘,从小到大,我对您和阿爹没有半分忤逆,但在您二位眼中,我又是什么?阿爹怨我未能投生成男孩,整日爱答不理,您一心想让我攀龙附凤,只要我嫁得比阿媛姐和晏晏好,您就能在旁人面前扬眉吐气。”

  多年的心思猝不及防被戳破,郑氏面色难看,抬手便要抽她耳光。

  赵晏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不着痕迹地将她甩开几步。

  反正她现在是太子妃,教训一个臣妇绰绰有余。按照伯母的逻辑,身份尊卑远在血缘亲情之上,她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郑氏一个趔趄,险些没滑倒,却只能忍气吞声。

  赵五娘的话音再度响起:“女儿被困这么久,每天都盼着有人来救我,您可知道期待一次次落空,尤其听到阿爹的人在外草草转了一圈、就头也不回地离去时,我心里是何等绝望?”

  “我被挟持那天,霍公子本可独自逃命,却执意找了我一整晚,晏晏寻来时,他冒着被歹人杀害的风险,吹笛子为晏晏指明我的方位,我困在大火中举步维艰,是他豁出自己救下了我这条命!”她渐渐泣不成声,“而您和阿爹呢?怕是巴不得我死在外头,以免给你们丢人现眼吧?”

  天色阴沉,细雪飘落,少女的声音被寒风切割得支离破碎。

  她拿出毕生勇气,毫不留情地掀开自欺欺人的温情假象,也揭开了心头经年不愈的疮疤。

  “霍公子在乎我,我从未在您与阿爹那里得到过的,他全部给了我。”

  郑氏望着神情倔强的女儿,胸口急剧起伏,最终,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赵娴,我就当白生了你、白养了你十七年。从此刻起,我没有你这个女儿,你也别再叫我阿娘。你想嫁给谁、愿意跟谁在一起,不关我任何事,你出了燕国公府的门,一辈子都别回来见我!”

  说罢,拂袖而去。

  她破罐破摔,内心报复似的想道,赵景峰以公务为名跑去官署,让她一人收拾这烂摊子,她颜面扫地,他也别想好过!

  横竖每天在外抛头露面的是他而非自己,到时候,全京城都知道赵少卿的女儿委身于太学博士的儿子,被人指指点点、叫人笑到大牙的只会是他赵景峰!

  赵五娘透过模糊泪眼看到她离开的背影,缓缓拜下,心中竟生出前所未有的解脱。

  她坚持许久,终于被抽干所有力气,直起身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倒向地面。

  赵晏眼疾手快,俯身将她的手臂架在肩上,扛着她回到屋内。

  -

  安顿完堂姐,赵晏前往祖父母的禅房。

  进门后,她交待情况:“堂姐这一个半月担惊受怕,刚才又受了寒,回去之后有些发烧,大夫开了汤药,她已经喝过睡下。祖父,祖母,她和霍公子的婚事……”

  “我和你祖父准了。”赵夫人道,“我二人发话,看谁敢说一个‘不’字。”

  她思及儿媳,仍有些气不打一处来。郑氏性情如何,她和老爷并非不知,但这么多年,她明面上安分守己,也没惹出过什么事端,于是他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她去。

  毕竟是长子自己求来的发妻,做父母的也不好越俎代庖管太多。

  却不想她此番原形毕露,先是惹得太子动怒,又跟亲生女儿上演了一出恩断义绝。

  来招提寺的途中,她严厉训斥了郑氏一通,见她顺从应声,只当她已经反省,谁知她竟趁人不备冲进五娘屋里,打算强行带她下山。

  她盘算着这次回去,必须与长子夫妻二人好好谈谈了。

  否则燕国公府交付在他们手上,她和老爷岂能安心?

  赵夫人心中千头万绪,赵晏浑然不知,回答了几句问话,起身告退。

  -

  一出去,冷风从四面八方袭来。赵晏望着庭院中翻卷的积雪,那是堂姐拼尽全力避免被拖走、以及后来跪在地上的痕迹。

  她万没想到,堂姐竟会在关键时刻拿出从未有过的胆量与伯母抗衡。

  好在如今尘埃落定,只待霍公子痊愈,两人便可长相厮守。

  她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却又莫名想起堂姐说过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