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1 / 2)





  赵晏隐约有所猜测,却不敢妄下定论,只点头答应,待到傍晚,与他悄悄出宫。

  纪先生在京中有宅子,但马车一路驶出城,去往纪家早年置办的别庄。

  两人下车,纪先生亲自带路,将他们引至一间屋子。

  赵晏推开门,意料之中,看到沈惟坐在桌前,没有戴面纱,露出了与姜云瑶及其相似的面容。

  “沈……沈阿姐?”她想起皇后所言,迟疑了一下,还是叫出以前的称呼。

  姜云琛也是微微一怔。

  昨晚他看到伙计之中有一人似曾相识,但彼时没空多加留意,而今她再度现身,他一时竟不知该夸赞她女扮男装的技巧出神入化,还是疑惑她为何与阿瑶如此相像。

  “这位是沈阿姐,我之前对你说的……想喝我们喜酒的朋友。”赵晏的声音让他回过神,她斟酌言辞,“沈阿姐,这位是……纪十二。”

  姜云琛收敛心绪,点头致意:“沈娘子。”

  沈惟却是一笑:“什么‘沈娘子’,太子殿下,您该称我一声‘姑母’。”

  第72章 成败在此一举。

  猝不及防听到这么一句, 姜云琛竟无言以对。

  父亲从未说过他还有位姑母,可面前女子和沈太后同姓,又有着与阿瑶如出一辙的眉眼, 让他无法否认她与自己存在血缘关系。

  沈惟悠悠道:“家母是太子殿下的祖母, 家兄是你的父亲,我可不就是你的姑母?当日我将你和晏晏带离火/药爆炸现场, 为了查看你伤势如何, 曾掀开你的面具,但那时候你失去意识、满身血污,加上我急着施针为你们续命,根本无暇猜想你的身份。如今看来,你长得更像阿嫂一些。”

  顿了顿:“殿下不信也无妨, 我说几句话、把昨日从临川王那座庄子里搜到的东西交给你们就走, 还望你们守口如瓶,不要对旁人提起我。”

  “侄儿不敢。”姜云琛当即长揖, “多谢姑母救命之恩。”

  “坐下聊吧。”沈惟莞尔, 待两人落座,她轻轻一叹,“在伊州与你们分别后, 我继续跟踪九箫, 才知他并不是什么商人,而是为乌勒……至少表面上是为他效命。我在城中观察了几日, 发现乌勒的手下暗中埋伏火/药,似乎是想取他性命。”

  “我最初有些疑惑,但很快猜到那些应当是安西都护府的线人,我以为九箫也是其中之一。”她看向赵晏,“直到那天, 晏晏扮做舞姬进城,出现在乌勒的寿宴上,而原本站在乌勒身后的九箫悄无声息地消失,我才恍然大悟,九箫的主子另有其人,他潜伏在边境,又利用了大周线人们的布局,企图一箭三雕,杀死乌勒和晏晏他们,再把枉顾平民百姓生死的罪名扣给朝廷。”

  “那座城镇百年前曾是一个小国的王都,地下藏着几条密道,你们所在的位置下面是空的,火/药将地板掀开,你们顺势掉进密道中,躲过了后续几波爆炸的冲击。我看到九箫不见的那一刻,直觉不妙,便偷偷潜入密道,趁乱将你们带走。万幸我赶上了,九箫想必以为你们已经尸骨无存。”

  说到此处,她不由慨叹:“亏得你们命大,若是当场丧生,我也回天乏术。”

  赵晏与姜云琛对望,从彼此眼中看到同样的惊讶。

  沈惟接着道:“晏晏被太子殿下护在怀里,虽然受伤不轻,但一息尚存,太子殿下替晏晏挡下大半爆炸冲击和坍塌的砖石,情况就严重得多,我一度以为……以为你挺不过来了。”

  “我不知你身份,只当你是朝廷中人,你的亲卫们满城寻你,我不愿与官府打交道,觉得他们有办法救你,便将你交给他们,携晏晏回到西州。晏晏醒来之后,并未询问你的下落,我想着你若能化险为夷,定会去凉州找她,万一不幸,我告诉她你平安无事,待她得知噩耗,又该如何承受?”

  “于是她一言不发,我也什么都没讲。”

  “好在你们度过此劫,且如愿成婚。”她笑了笑,眼底浮现一抹促狭,“我虽然无缘参加喜宴,但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没什么遗憾了。唯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你们直到去年底才定下婚期,我本以为,太子殿下伤势好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凉州提亲。”

  沈惟的话音落下,室内归于寂静。

  赵晏心中千头万绪,不觉轻轻握住了姜云琛的手。

  令人安定的温度传来,一如曾经为她撑起一方天地、而今又让她无比贪恋的怀抱。

  “沈阿姐……姑母。”她改变称谓,“实不相瞒,那次意外后,我和殿下都忘记了一些事。”

  讲罢两人的症状,她诚恳道:“您医术精湛,可知殿下怎会如此,是否还有希望恢复记忆?”

  沈惟沉吟片刻,语气有几分不确定:“我行医十多年,未曾遇到过这种病患,但根据以前在书上看到的记载,殿下应是遗忘了受伤的那一刻惦念的事。”

  “简言之,彼时殿下想的是你,你们一路走到西州的经历,他送你的玉佩,甚至还有他没来得及交给你的礼物及信件,然后就遭到重创,顷刻间失去了这部分记忆。”她解释道,“至于是否还能想起来,我也不敢保证,或许可以,也或许终此一生都无法复原。”

  赵晏轻声:“我知道了,多谢您。”

  手指却微微收紧。

  反倒是姜云琛劝道:“没什么,往事已矣,余生我们还会攒下更多的回忆。而且有你记着纪十二,他也算没有白来这世间一遭。”

  赵晏啼笑皆非,沈惟却面露赞赏之色:“殿下心性豁达,颇有家母当年的风范。”

  姜云琛未曾见过沈太后,听她此言难免好奇,但又不知该如何询问。

  沈惟作为先帝唯一的嫡女,放弃荣华富贵、远离京城,其中必然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

  “殿下应当知晓,家母曾被先帝关在冷宫整十年。”沈惟看出他的犹豫,主动开口,“当时她已经怀有身孕,我是在冷宫里出生。十年间,先帝不曾见过家母一面,更不知我这个女儿,直到谢贵妃发现蛛丝马迹,打算揭露我的存在,给家母和我两位兄长扣一个暗藏皇嗣、欺君罔上的罪名,我才不得不在阿兄和阿嫂的帮助下逃离冷宫,托纪先生的福,随商队去往西南,被师父收养。”

  “师父对家母有恩,早年家母在青奚遇险,师父给了她一种奇药,服用后可以得到一次‘先死后生’的机会,但代价是阳寿只剩十年。家母借此脱困,好不容易回到先帝身边,却被他下令投入冷宫。听阿兄说,我走之后,他见了家母一面,但那一天,十年期限已至,家母在他眼前逝去。”

  她神色平静,眸中掠过些许嘲讽:“家母在世时,把剩下的药交给了阿兄和阿嫂,后来被先帝拿走,成为他金蝉脱壳、假死离开皇宫的工具。”

  姜云琛之前听过赵晏的推测,如今得知先帝确实是诈死,并未表现出太多震惊。

  他只是没想到,先帝与沈太后之间还有这么一番故事。

  “他在西南度过余生十年,离群索居,从不在人前展露真容。可惜,尽管他力求隐蔽行踪,还是留下了一些活动痕迹,被他那心怀鬼胎的兄弟觉察。”沈惟的话音轻描淡写,“去年我师父过身,我回乡处理后事,意外遇到一伙鬼鬼祟祟之人,在我们村寨、先帝最后的现身之处藏头露尾,我看他们不顺眼,杀了不少,随后顺藤摸瓜,一路追到京城,得知他们似乎与临川王有关。”

  原来是她?

  前些天,暗探带回新的消息,临川王的人马莫名遭到毒手,他想过是父亲派人所为,但以父亲的脾性,既已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就断无可能再插手。

  沈惟望向姜云琛:“我发觉有另一拨人在跟踪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我杀得所剩无几,我以为是阿兄在查,只怕自己坏了他的计划,就想着将功补过、帮忙做点事。我在京城认识的人不多,唯有找纪先生打听消息,谁知赶上殿下和晏晏来到首饰铺,与纪先生说起临川王的寿辰。于是我心生一计,混入送货的队伍,想着能从他的庄子里捞点什么……说来,这趟还真让我成功了。”

  她将一只小瓷瓶放在桌上:“我常年修习医术及毒术,对各种气味还算敏感,你们在那种烟斜雾横、脂粉浓郁的宴席中闻不出来,可我随其他伙计们在别处等待时,趁机溜去后院,发现临川王假借炼丹为名,私藏了一批高纯度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