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1 / 2)





  天子的意志,是永远不可被违逆的,那代表了帝国最高的意志,无论对错,只能服从。

  太子站在那里,神色颓唐而疯狂,一瞬间,圣上也有些明白了母亲当年看他无力抗争的心痛与轻蔑。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就像母亲当年不问青红皂白,杀了私议她干政的未来儿媳,这种对权力的质疑已经超过了她容忍的限度,大圣皇后并不是一个在意名声的人,杀一个准太子妃,比踩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

  但他得要,并不是为了得到史官一个明君的称颂,而是因为那个在乎君王名声的女子。

  “三郎你该知道,朕要哪个女人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事情还没有到无法转圜的地步,圣上温声道:“朕记得原先叫你再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做太子妃,你当时并未拒绝。”

  圣上轻笑了一声,“当时,你做什么去了?”

  第53章晋江文学城独发

  太子微微一滞,他当时心里想着这些高门贵女,苏家在东宫上有所图,必然不会舍得将苏笙这样一个棋子送给别人,他想得到这样一个女子,能想到的办法还是很多的。

  “朕记得你中意陵阳膝下的那个县主,对吗?”圣上慢条斯理道:“左右你姑母也中意太子妃这个位置,朕大可以做主下旨,叫你娶她。”

  陵阳对养在她膝下的这个女儿十分在意,她看中的是太子妃乃至皇后的位置,并不是三郎本身,太子也知道这一点,苏笙若做了皇后,起码要比别人更好一些,毕竟苏氏的女子不太容易怀身,没有亲生的孩子,加之圣上又有补偿的心思,他的东宫之位依旧安稳。

  元韶见机忙捧出了一份圣上亲自写就的手诏,递到了太子面前,“殿下您瞧,这赐婚的诏书是圣人一早便写好的。”

  圣上并不言语,内侍监便宽慰了太子几句:“其实圣人当时只是随口说过那么一句,并不曾明诏下旨,六礼未俱,长乐郡主算不得您未来的妻子。”

  他同苏笙原本就只是凭借着圣上的一句话,就成了未婚的夫妻,君无戏言,虽然没有正式过礼,太极宫里的人也是默认了英宗贵妃侄女是未来的储妃,然而圣人如今反悔,要收回这句话,东宫除了含羞忍耻,也无可奈何。

  永宁县主和她背后的樊家固然好,可是这样的恩典无异于是叫他卖妻求荣,用一个美人来讨皇帝的欢心,以此来谋求自己地位的稳固和一门好的婚事。

  偏偏这样的机会还难得一见,毕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美人都能换到这么多恩典的,太子的手掌收拢,他咬牙道:“阿耶有旨,我岂敢不从,只是三郎有一事相求。”

  圣上满意于他的知情识趣,坐在御座上饮了一口茶,“你难得求朕,有什么事情直说就是。”

  惹恼天子,对太子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然而他若肯知道分寸,皇帝也不介意多赏赐一些什么,用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阿耶若是立后纳妃,若是选了苏氏女名声上有些不大好听,”太子还是有些顾惜自己的颜面,他试探道:“您何不叫苏氏更名改姓,这样说出去也不至于遭到朝臣反驳。”

  换了身份,脸也还是那张脸,但说出来到底好听一些,不至于叫人以为是皇帝抢了东宫的正妻做后妃。

  “这个便不劳烦三郎操心了。”圣上执起了一卷书,“朕会令礼部尽早选出正副二使,为你向长公主府行纳采礼。”

  天子说着说着,想起来一些事,“你去新罗一趟也是辛苦,就叫永宁随其他秀女一道在宫中住着,等你回来,圆空禅师也过了周年,到时候成婚,也叫人挑不出错来。”

  原本圣上这样关怀体贴,太子是应该感到欣喜不胜,但他清楚皇帝这样做是出于觊觎储妃,就叫他止不住地恶心。

  “一切听凭圣人吩咐。”太子深吸了一口气,“三郎绝不会对外说起半个字。”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内侍监送了太子出去,折回来见皇帝正站在笼架前教那只纯白的鹦鹉学舌,那鹦鹉叫一句“阿笙”,圣上便喂几粒米给它。

  “元韶,你现下持了朕的令牌到省部里去,将英国公宣来。”圣上放了那鹦鹉片刻自由,“吩咐人去千秋殿瞧瞧,郡主晚上用了些什么。”

  长安夜间宵禁,深夜进出宫阙都须得手持天子信物,元韶知道圣上此时万事顺遂,难免会有些急切,笑着应是,“圣上对郡主当真是疼爱得紧,只是奴婢斗胆问一句,郡主可知道您要这样行事吗?”

  原本内侍监是只需按照皇帝的心意行事,不必有此一问的,然而圣上平日对长乐郡主极为在意,如今虽然郡主心意松动,但圣上忽然要这样做,苏娘子万一想窄了,又要同圣上置些闲气。

  “是朕太急切了一些,”圣上立在笼架之前默然良久,“不过她既应下了,朕做这些也是无妨。”

  ……

  温舟瑶回了英国公府后被英国公夫人叫到正房去说了许久的话,距离美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本英国公夫人常常慨叹女儿怎么如此健谈,然而分别良久,现在却觉分外亲切,夜里都舍不得女儿回去睡。

  今日温钧琰在中书省值宿,英国公夫人本来是打算再留女儿在外间的榻上住一晚,还没等侍女收拾了床铺,就见英国公沉着面色进来。

  “阿耶,您今日不是当值吗,怎么回来了?”温舟瑶起身行了一礼,把上首的尊位让给了父亲,英国公的面色略好了一些,看着温舟瑶笑道:“阿瑶,你以后要多一个姑母了。”

  他之前以为陛下只是一时兴起,毕竟后来过了许久都没有再提及这件事情,没想到如今居然旧事重提。

  想想瑶瑶之前一口一个阿笙,现在见了面还要叫长乐郡主姑姑,温钧琰于这浓浓的无奈中,多少觉出些好笑。

  天外突然飞来了一个小姑子,英国公夫人只觉得莫名其妙:“怎么,老爷子来信说在道观纳妾生女了?”

  温舟瑶心领神会,轻咳了一声:“阿娘,是之前宫中的苏娘子,在千秋殿住着的那位。”

  英国公夫人“哦”了一声,随即又被父女二人弄得糊涂:“你不是说她是太子的未婚妻吗,怎么变成阿瑶的姑姑了?难不成是当年老爷子在外面任职的时候留下的风流债?”

  英国公忍俊不禁,果然夫妻睡在一张床上久了,连着行事思维都如出一辙,他第一次听见的时候也险些将黑锅扣给了阿耶,“同阿耶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圣上的私心罢了。”

  他见夫人震惊得无以复加,也是一脸无奈:“圣人的意思是叫阿耶认苏氏为义女,用温氏的名义将她献到内宫,而后寻一个机会册封了她。”

  “那……那陛下的意思是要封什么,昭仪昭容,还是贵淑贤德四妃?”英国公夫人经历过最初的震惊,又迅速平静了下来,苏氏怎么离谱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是皇帝要这个宠爱的女人沾上温氏的关系,又叫阿瑶进宫陪了她许久,自己怎么也得上些心。

  为提高宠妃的门第而去随便攀一个士族的亲眷,这在历代都是有过的,然而苏氏的姑娘先做了英宗的待选嫔妃,又变成太子储妃,到最后竟落到陛下的手中,这也算得上是天下难寻的奇闻了。

  英国公夫人知道苏氏的出身不高,皇帝想给她抬出身,当然是想封的高一些,起码得是九嫔之首,才对得起圣上这番大费周章。

  但她的夫君却摇了摇头,“咱们温氏,恐怕又要出一位皇后了。”

  温家又要出皇后了……英国公夫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可是这姑娘的出身经不住细究,不说别的,三省合议就得将她的家世过上一遍,这能成吗?”

  “圣上想要的东西,很少有得不到的。”英国公愁容满面,“陛下的意思是先冷一冷,等之后再行商议,圣上如今膝下空缺,若是苏氏有子,便是为了将来的太子,朝中的那些相公敢不屈从吗?”

  翌日午时,门下省已然收到了圣上的亲笔诏,三省合议之后,由礼部拟定人选,重新起草了一道用词华丽的册封诏书,派遣正副二使往陵阳长公主府宣读。

  当永宁县主跪在地上听宣的时候,她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昨日太子只是说起圣上有意从世家女中择选一位正妃给太子,没想到今日礼部就已经拟好了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