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第73节(1 / 2)





  顾茵自然答应,说好让他们先睡一张床,等过完年她定做的床做好了,再送过来。反正屋子这样空旷,她定做的床又是后世的样式,并不是这个时代大户人家常用的那种繁复的拔步床,屋子里很够放了。

  然后就是宋石榴了,她忙摇手道:“奴婢睡下人房就行了。”

  这丫头坚持要当丫鬟,在她的认知里,伙计做不好活计那是会被辞退、丢饭碗的。当丫鬟就不同了,做错事至多挨骂挨打……当然了,太太是最为和善的,老太太虽然嗓门大但是人也和善,两个少爷还带她一起玩,从来没人打骂她。所以宋石榴越发坚定地想着要保住这铁饭碗。

  顾茵不止劝过她一次了,眼下也懒得再说,只笑道:“下人房肯定是有的,但自然不是在这个院子里,咱家拢共五口人,要是找你,岂不是还得专门去寻你?或者你想我再买别的丫鬟,让别的丫鬟再寻你?”

  那不行,宋石榴从前只想当顾野的丫鬟,后头志向远大了,想当家里第一丫鬟呢!

  “那我去睡后罩房,主子们要找我也方便。”

  她连忙揣着自己的小包袱去后罩房安置了。

  “一会儿‘奴婢’,一会儿‘我’的,她好……”顾野叹了口气,看到他娘不赞同的眼光,又改了口,干巴巴地道:“她好混乱哦。”

  顾茵帮着两个孩子归置细软,没多会儿王氏眼眶红红地回来了。

  “娘还好吗?”顾茵拿着自己的帕子递给她。

  王氏用手背揩了揩眼睛,说:“没事儿,也不怪他。他当了一辈子的下人,卖身契捏在王家人手里,别说他找不到所谓的证据,就算真有证据告到官府,奴告主是问斩的大罪。我那两个‘好’哥哥的为人,我们都知道,为了银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忠叔怕了他们也很正常。”

  说到这王氏又叹息一声,“前头他虽装疯,但那次咱们第一来这儿,他在柴房里听到我在墙外的大嗓门,拼了命地逃了出来,就为了给我开门,也算是帮过咱们。”

  “那往后?”

  “他无儿无女的也没个去处。我就做主让他充当咱家的门房。”

  顾茵搂上王氏,“我刚还想说家里人少,住这么大宅子冷清呢。多个人帮着看顾门庭,再好不过。”

  说着王氏又拿出一把钥匙,说是忠叔给她的、宅子里一个隐蔽的地窖的钥匙。

  婆媳俩一起去地窖看了,里头堆着好些麻袋,麻袋里装着的都是大米。

  要在当年,这些存粮还是能换不少银钱的。可惜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地窖虽然尚算干燥,但大米都散发出一股浓重的霉味。

  到底是二老留下的东西,两人就也没动,原样保存。

  后头王氏和顾茵也分配好了住处,顾茵住在主屋,王氏住在另一间厢房。忠叔则住在前院耳房。

  一通忙完到了下午了,一家子到门口放了一串挂鞭,给新家增添了一丝过年氛围。

  年夜饭大家是一起到食为天吃的,王家老宅……不,如今已经是顾宅了,顾宅位置好,离食为天就不到一刻钟的脚程,大家腿儿着就去了。

  周掌柜和徐厨子下午出去买了些东西,此时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

  “这是我和菜刀、砧板一起孝敬师父的。”徐厨子客客气气地送上了一个木盒子。

  顾茵打开一瞧,里头是一套小巧精致的陶瓷调味罐,不管是放在灶台上,还是随身携带,都既方便又好看。

  徐厨子搓着手道:“重礼咱们送不起,师父也不会收,就是一点心意。”

  “这就很好了。”顾茵满意地拿起调料罐摩挲了一下。

  后头徐厨子也给周掌柜送礼,送的是一斤一两银子的茶叶。还有王氏和顾野、武安也都收到了礼物,虽不贵重,但都是一份心意。

  尤其是宋石榴,徐厨子送了她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海碗。那碗宽而深,说是碗,其实更像个小盆。两人都成了只吃一碗的人。

  周掌柜给大家准备的,则是一顿丰盛到让人咋舌的年夜饭,不是店里平常吃到的那些,全是他今天下午现买现做的拿手好菜。

  浓油赤酱的四喜丸子,一个就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勾上浓浓的汤汁,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满口肉香;脆皮炙鸭,色泽红润,外脆里嫩,吃着肥而不腻,一丝鸭腥都无;福寿肘子,红润油亮,肉酥骨烂,也是一样的肥而不腻……

  随便一样菜,那是放到时下的宫廷里都不会跌份儿的,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连顾茵都吃撑了,其他人更别说了,徐厨子和宋石榴一人吃了两大碗米饭,武安和顾野两个吃完直接仰靠在他们娘亲身上,动弹不得的。忠叔吃的眼泪都出来了,对着王氏和顾茵又是一通致歉和感谢。

  “太好吃了,真的太好吃了。”徐厨子看大家都放了筷子,又拿了两个馒头,一边分一个给宋石榴,一边用馒头刮剩下的汤底吃。

  “是好吃,”顾野跟着打了个饱嗝,“好想顿顿吃。”

  “想啥好事儿呢?”顾茵好笑地帮着他揉肚子,“顿顿吃,咱家挣得还不够吃的呢。”

  这一顿年夜饭不算人力,光是食材,最少也得七八两银子。

  “那咱家不能卖这些吗?”顾野数着手指问,“这些,能赚好多。”

  反正肯定多到现在的他数不清。

  其实这也是顾茵想的,她和周掌柜一样,立志是要做大师傅,但不是做食堂大师傅!

  天天炒家常菜,做家常点心,日渐乏味只是一遭,很多精细的活计也是会手生的。就像之前周掌柜做酿豆莛,那种功夫都是要常做常练的,再生疏下去,怕是手艺退步。

  而且徐厨子和他两个小徒弟也确实学的尽心,尤其菜刀和砧板,很有些天赋的,带到现在,店里其他家常菜他们师徒三个都能做得来了。

  顾茵自己也就罢了,让他看着周掌柜手艺退步,她是真觉得对不住人家。

  年夜饭后,大家坐在一起守岁。

  因为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顾茵早就拜托武安从文家借了两个话本子,在这种时候读给大家听。

  武安现在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话本一般也是用的粗线的白话文,他读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

  王氏最喜欢看戏的,没戏看听话本也很好,众人听得兴起的时候,顾茵把周掌柜喊到一边,同他商量道:“咱们今年进项还成,来年能减税,赚的更多。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也该些精细的吃食了?”

  要不是开业那时候两家大酒楼打压,他们现在也应该有不少高级客户了。

  现在平价吃食的生意已经打稳了根基,又没了望月楼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正是出手扩大规模的好时机。

  周掌柜点头道:“东家不说我也想提这个。且我也打听过了,咱们隔壁的铺子租期就在春末。朝廷税收高,生意不好做,隔壁马上要空下来。到时候咱们租下,开一扇小门,专门设置一个招待贵宾的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