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女桂芝第82节(1 / 2)





  “父亲你又喝酒了?”

  “今日少饮了几杯。”

  李云石不在乎的摆摆手,他脸色潮红的从腰上取下一个丝绸布袋,

  “今日为父让你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自信’!”

  良久后,李沅手里的折扇翻看了得有十遍,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那个小丫头自信的模样,在集市上夸自己父亲的手艺如何好,凭着一份爱好养家糊口的骄傲样子,她的父亲明明是那么普通的一个人,还身有残疾不能劳作,只得凭一份手艺糊口,他不禁抬头看了眼自己的父亲,曾经他对父亲的不思上进游手好闲是很嫌恶的,可现在看着父亲得到样好物件就到自己眼前显摆的样子,那脸色因为酒意上头而潮红,坐在那里喃喃道,

  “沅儿,我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还需要请教你书画的黄翰林帮忙。”

  “父亲先回去休息,明早再详细告诉孩儿!”

  说着他上前扶起父亲往后院走去,父亲喝的微醺,母亲怕是又要让他睡书房了,若是自己送回去不知能不能…

  ***

  田树满回家顺路拐去了孙家村一趟,这批红木折扇他收获颇丰,舅舅的同僚们来喝酒收到如此回礼,回去后又纷纷遣了下人送了回礼,李氏帮着他把几匹好料子留了下来,其余的都帮他卖了换成钱。

  “姑夫,这布料留的两匹咱们两家正好一家一匹,这还有两包春茶饼也一样,这三十贯铜钱咱们二一添作五,你做扇骨我做扇面,也没法算的那么细。”

  听说那些贵人都喜欢自己做的折扇,孙木匠高兴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大郎把布料都换回了钱也不错,那么好的料子他们庄户人家哪里舍得拿来穿,桌子上那十五贯钱他留了十贯,另五贯又推回给大郎,

  “你那本钱也差不多十贯,咱先把本钱给留出来。”

  田树满没推辞,这样算倒也清爽,现在这前账清了,就是后续买卖的事了,他又从背篓里掏了五贯钱出来,

  “姑夫,我在京城认识的杂货铺东家非常喜欢咱们做的白扇,说从没见过咱们这种的,他估计会很好卖,让咱们加紧趁天凉之前多做一些,莫错过这好机会。”

  李云石说的很隐晦,时下最流行的是团扇,以轻罗做扇面,文人才子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却多为女性使用,折扇却不多见,今见这白扇,他敏锐的嗅到了商机,只是这玩意没啥难的,有心人一看就会,不如趁早多赚点。

  自古以来新奇名贵的物品最好赚钱,用红木做扇骨的折扇两样都占了,利润可见一般,往年忙活一年也就见这么多钱,孙木匠兴致高涨,

  “你那扇钉带来了吗?拿给我看看。”

  田树满把剩下的牛角丝都带来了,很快那蜡烛、铜嘴都摆在了桌子上,又教姑夫如何烫扇钉,反复几次,那扇钉圆圆润润的和红木很是相称,孙木匠手拿着那把折扇反复开合,满意的点头,

  “柔韧又有张力,以后都用它了。”

  “我和那牛店家又定好货了,下次我去京里带回来。”

  “太慢了!”

  孙木匠摇头,作为一名木匠,他比田树满有紧迫感,

  “他可有说几日能取货?”

  “上次说十日,这次倒是五日即可。”

  “你把单子给我,我改天让你表弟搭人家的车跑一趟,咱们一定要快!”

  ***

  东厢房里,桂芝把京城里薇薇表姑做的绣花帽子拿了一顶给晓红表姑戴到头上,

  “送你的!”

  “谁做的?”

  “我薇薇表姑,怎么样,这绣工不错吧!”

  田桂芝那自得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她绣的呢!

  孙晓红听说那只闻其名未见过其人的表姑绣的,忙把帽子拿下来,手轻轻抚着那蝴蝶,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绣工了,”

  说着她撇撇嘴,不屑道,

  “大舅母一直夸三表嫂绣工好,真是好笑的很,她有没有见过真正的好绣工啊。”

  这个桂芝还真不懂,除非大师级别出类拔萃的她能看出来好,再就是实在差的像自己那手艺的,其他的在她眼里都是一般般,三婶子的绣活在绣棚上她见过,

  “不是说她的绣活都卖到京城里吗?那已经很了不得了。”

  “她赚了多少钱有说过吗?”

  “看你说的,我赚了多少钱也不会往外说啊!那不是招贼吗?”

  孙晓红打住了这个话题,她发现桂芝对这种八卦好像缺根筋,她脑子的灵光都长到赚钱上去了,于是她起身端过来一个小木盘子,盘子里有十来颗红木珠子滚来滚去,

  “桂芝你看,这就是你那小木料做的珠子,都是我给上的蜡,亮不亮!”

  孙木匠这些日子忙着做扇骨,这珠子只有昨天才得空打磨了几颗。

  “亮的。”

  桂芝顺手捻了几颗珠子朝着窗户伸了伸胳膊对着阳光照照,姑爷爷这打磨功夫不错啊!

  “你是要做佛珠串吗?”

  “差不多吧,”

  桂芝把珠子放回到盘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