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89章默默无闻的守护





  杨晓晓摇摇头,问他:“你刚才说的王家庄那人,为啥一定要找星云哥哥修车啊?”

  大兴笑了笑:“你不知道,狗子的修车技术在这四里八乡可是最好的,连以前教他那师傅都比不上他。现在谁家车要是坏了,只要上外面一打听,一准儿找到我们这儿来了。”

  杨晓晓听得心里忍不住泛起一丝骄傲,看着这个穿白t恤挺个小肚腩的小伙子,觉得他比以前更可爱了。

  “你跟星云哥哥认识多久了,经常来他们家么?”

  大兴考虑了下:“也不算很久吧,就一两年。有时候咱铺子里有人急着修车,狗子就会让我们来替他看着爷爷,自己修到天黑才回来。”

  “那你们修车的生意好做么?不算辛苦吧?”

  以前她遇到沈星云的时候,总看着他蹲在辆自行车前捣鼓,应该也不算啥累活儿。

  大兴嗨了一声:“干活哪有不辛苦的呀,做我们这一行的,虽然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整天趴在地上,还弄得一身机油,尤其有大车来修的时候,那车底下可不见光,我们还得躺地上修,天儿热的时候就跟煎烙饼似的,天一冷就冻得浑身冰凉,你说辛苦不辛苦?”

  杨晓晓听着他的声音在耳边巴拉巴拉响,心里也怪自己单蠢。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沈星云怎么可能每天修修自行车那么简单?

  沈星云的手她看过。虽然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但他手上的茧子已经很厚了,还有很多裂纹,每一道缝里都渗满了机油,看起来又脏又粗糙,但是杨晓晓知道,正因为有他默默无闻的守护着沈爷爷,才不至于让老人家老无所依。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天,果不其然,黄月梅就在外面叫人了。

  “晓晓,晓晓,你个死丫头,又跑哪儿去了?”

  杨晓晓赶紧从屋里跑出去,把照顾沈爷爷的事情拜托给了大兴。

  这天晚上,到隔壁县城去买牛的方庆良也回来了。买回来的十头奶牛里,有八头成牛,两头即将长成的牛犊,杨晓晓对他这个安排挺满意。

  成牛比牛犊贵,因为之前包山头缺钱,杨晓晓就擅自把刘毅给她买牛的钱挪用了一部分。正好方庆良原来养的那些牛里有几头母牛到了春天也要下崽产奶,到时候可以冲一些量,正好等新买的奶牛犊子长大。

  十一月的最后几天,杨宴平收蚕茧的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他自己在家收了两天之后,又有三个男人开着桑塔拉来到了大河村,说是杨宴平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这下可给李爱华和杨大成长脸了。在那个年代买得车的人不多,能开上小车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杨宴平出去了没两年,生意居然做到这么大,还能搞部小汽车回来,你说牛不牛?!

  他那几个合伙的也财大气粗的很,到李爱华家的时候提的礼物一大堆,可把李爱华和杨明玉给得瑟坏了。

  但是以杨晓晓的眼光看,却觉得那两个人并不靠谱。嘴里说是做生意的,但是说话尽是吹牛,第二天收蚕茧的时候竟然还开始欠账了。

  杨宴平就告诉乡亲们说,这两天资金有些周转不灵了,乡里乡亲的先欠几天,等他们把这批蚕茧拿到城里去卖了,回来就可以把钱给大家还上。

  乡亲们一想,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杨宴平再不济也有辆小车在那摆着呢,反正横竖欠不脱他们的。

  三天之后,杨宴平带来的人租了两辆大货车,把收的五千多块钱的蚕茧一次都拉走了,说拖到城里去卖。

  当时杨晓晓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这几个人来去匆匆的,表面表现的很阔绰,但显然没有做好做生意的准备,要不然咋连五千块钱都拿不出来呢?

  不过她并没多想什么,反正杨家不管发生啥事,都与他们家无关了。

  当天晚上,杨晓晓也在灯下跟黄月梅和黄夏荷她们算了一笔账。这一整个月下来,他们铺子里的盈利达到九百百多块,还没算上刘毅从他这里拿豆奶的那些钱。

  看到杨晓晓算出来的这个数目,黄月梅和黄夏荷他们都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活了这把年纪,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呢。

  但是这九百多块钱虽然记在账目上,眼前却并没那么多。

  因为扩大生产的需要,几乎都被杨晓晓拿去用了,最后结余的都不够给黄夏荷的红利。

  “二姨,这次真是对不住,因为扩建豆奶厂的原因,我从我妈这儿支了不少钱。现在能拿得出来的就这两百块。但是这钱等到年底也就能给你了,现在只能先给你欠着,你看成不?”

  听到杨晓晓的话,黄夏荷连连摆手,模样都有些生气了:“你这孩子,咋把话说的这么见外呢?你二姨我是这么不识好歹的人么?我看以后我就跟仙妹和林泽一样,每个月拿五百块工钱就行了,什么红利不红利的,我哪有那个脸拿?”

  杨晓晓吃惊地看着她:“那咋行?之前开铺子的时候说好的,除了成本和租金以外,其他的钱你跟我妈俩平半分。”

  黄夏荷这回真急了:“这咋行呢?你可别当我傻,你姨父收黄豆挣的那些钱不也是从你这来的么?咱做人可得讲良心,你对我们都已经到这份儿上了,我们咋还能再拿你的钱?再说你爸还在床上躺着呢,有钱不得先紧着给他治病么?”

  黄夏荷这话说的实在。杨晓晓听得心头一暖,也意识到自己开头的时候确实信口开河了。

  眼下这铺子已经改成了铺子,从下个月起再没有早餐卖了,而这铺子里,还有刘毅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方庆良百分之十的股份,剩下那百分之六十的利润才是她自己的。要是把其中一半再分给黄夏荷,那她就真没剩多少。

  况且黄夏荷说得对,谢长林收回来的黄豆她都是按一毛钱一斤的差价从他那回收的。几百斤下来,也是好几十块钱。现在铺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往后黄豆也收的越来越多,还愁黄夏荷他们一家挣不到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