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1 / 2)





  赵臻原本还站在一旁,见三人关系不错,也跟着笑了笑,伸手拍拍赵幼苓的后脑勺:“胡闹。”

  说话间,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崔氏这时候才终于过来。

  她穿了身猩红色的凤尾团花的褙子,同样是狐裘披风,颜色却是棕红色,头上还戴了不少赤金镶翡翠的簪子,整个人看起来富丽堂皇极了。

  和她一道过来的,还有个看着比赵幼苓小上几岁的女孩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赵幼苓。

  第59章

  “那是十四娘。”见赵幼苓注意到迎面过来的女孩, 赵元棠低声道, “先前给母妃去外头庙里供经书, 昨夜才回来。”

  赵幼苓问:“记得十四娘是甄侧妃所出?”

  赵元棠道:“确实是甄侧妃所出。十四娘出生时, 父王还未平反, 倒是对她多有疼爱。母妃就是看中这点,所以嫁进王府后,就认了十四娘当嫡女。”

  旁人家也有庶女认作嫡女的事,但通常都是因嫡母无所出。像崔氏当时刚成婚, 就迫不及待抱养了庶女,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崔氏的想法很好理解,为的就是十四娘身上那份韶王给的宠爱。但差不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韶王对十四娘就没了那么多的疼爱,即便崔氏借着十四娘几次生病想要见一见韶王, 也不见他对妻女多看一眼。

  崔氏由十四娘扶着, 慢吞吞走到人前, 眼皮一抬,疲惫道:“都在了?走吧, 别在这儿闹哄哄的了, 吵得人没个安宁。”

  说完,崔氏又高声喊:“十一娘,等会儿入了宫,你可记得安分些,别在宫里丢了韶王府的脸面。”然后抱怨道,“十七郎年纪小, 哭闹了一夜。他不舒服,闹得我也一夜没睡踏实。”

  她这话说的直接,竟像是恼极了,不管不顾说出来的。

  赵幼苓挑了挑眉,嘴角噙笑,应了声是。崔氏的话就像是一拳打在了软绵绵的枕靠上,竟自己被自己噎着,瞪圆了眼。

  韶王懒得这时候插手她俩莫名其妙的官司,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淡淡道:“既然都到了,就启程吧。”

  既然韶王发了话,崔氏就是想再说上几句,也不得不闭了嘴,让十四娘扶着上马车。

  甄氏站在一旁,等崔氏上了马车,忙低低喊了声“十四娘”。

  十四娘却并未回应,只淡淡看她一眼,倨傲地颔首。

  赵幼苓跟着赵元棠上了马车,一眼扫件这对母女的样子,不由多看了几眼。

  一旁的赵元棠留意到她的反应,拉了拉她:“十四娘脾气不大好。母妃将她宠坏了,如今她连甄侧妃都不认,连一母同胞的十三郎她都不怎么来往。”

  赵元棠嗤笑:“平素在府里,你大可不必搭理她。出了王府,她要是给你脸面,你且帮着她,她要是不给,也不比想着什么王府的名声。”

  韶王府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了王府,朝皇宫去。

  江南的年节气氛不比京城少,还没到年节时就已经满城处处都有硫磺味。这会儿已经是除夕,街头巷尾已经有胆大的孩子抓了爆竹往火堆里丢,噼里啪啦一阵响,小孩的便又叫又嚷,闹哄哄的,却透着最质朴的欢喜。

  赵幼苓隔着车帘,看向沿街的热闹,不知为何又想起了戎迂。

  去岁的年,她在戎迂度过。

  没有爹娘,没有兄弟,她一个人裹了裘衣坐在雪地上发呆,手边是莎琳娜煮好的马奶酒。喝一口能暖上一会儿,倒叫她不至于冷得牙齿打架。

  也许是因为汉人文化的影响,关外诸国早在多年前就在本国的节庆里,多了一道除夕。

  那天夜里,本该在王帐的呼延骓,冒着风雪回到部族。她坐在雪地上,抬头望着坐在高高马背上,剑眉星目的男人,忽就觉得这个年,过的也不是那么寂寞辛苦。

  “想什么这么出神?”

  马车已经在宫门口停下,再往里,就得靠两条腿走进去。

  赵幼苓被唤过神时,赵元棠已经扶着丫鬟的手下了马车,这会儿正站在车边好笑地望着她。

  “只是想起从前在外头的事。”赵幼苓笑笑,下车理了理衣裙。

  “从前的那些事,若是苦就都忘了,若有喜乐,且记在心底。”赵元棠上前,亲昵地帮她扶了扶头上的首饰。

  赵幼苓闻声,微微一顿:“二姐的意思,十一娘明白。”

  天子设宴召皇亲国戚们进宫,自然不只是吃一顿家宴而已。家宴前,还要男人女人分开聚一聚,说起无关江山社稷的闲言碎语,聊一聊这一年各家都添了哪些人事。

  因是家宴,所有人都往后宫走,倒一时也不必分开。

  汴都的皇宫在乾湖旁,原本只是大胤天子南巡时的行宫,如今成了皇宫后,就显得比京城的要小上不少。如今工部仍派了人在旁敲敲打打,慢慢往外扩大。

  过了乾清门,便是进了后宫。朝中大员未得传诏,不得入内。

  沿着御道,能见宫墙深深,不时有宫女太监从中走过。

  等过了乾心宫,就是交泰殿。

  皇后的寝殿在坤明宫,然平素接受朝贺的地方都在交泰殿。

  韶王已经往乾心宫去了,留下赵臻陪着崔氏一行人到交泰殿给皇后请安。

  甫一入殿,入目便是满目牡丹。青碧、浅红、浅紫、檀色、鹅黄、粉白等等,竟不下十几种,正是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牡丹一贯雍容,这才备受权贵皇族的钟爱。可牡丹的花期并非在冬日,实难想象这满殿的牡丹,是花费了多少功夫才养成的。先到的各家女眷们竟也个个被这些牡丹的颜色比了下去。

  赵幼苓望着这些花,听见耳旁传来赵元棠惊诧的声音,扭头看她。

  赵元棠低头偷偷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牡丹。这些只怕花了百万钱。”

  “有心自然就能办得成。”赵幼苓答。姐妹俩随即不再说话,跟着崔氏上前给皇后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