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章(1 / 2)





  后来,因为我爹不想我看闲书,就把这书给烧了,但有几个配方我还记得。

  我想,刘家在县城不是开酒楼吗?

  要是我能找齐配方上的香料和药材,配好了送给刘家,给他们添几道招牌菜,那也算是谢谢人家了。这也能表出咱们的诚意,你说对吧,大姨夫?”

  跟大多数乡下人一样,马大姨父对读书人是很有点儿盲目崇拜的,但沈伯谦说的这件事儿,他还是有些怀疑。

  香料,他不太了解,但有句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

  拿药给人做饭,这,这不是瞎胡闹吗?

  沈伯谦看他一副惊疑不定的样子,就知道要说服他不容易。

  不过,起码可以先去试试菜吧。

  “您别担心,这书说不定也有别人看过,配方什么的说不定也早弄出来了。

  我就是担心这配方人家已经有了,那我再拿去报恩,就是糊弄人了,所以才想去县城酒楼见识一下。”

  马大姨父盯着沈伯谦的眼睛瞧了许久,终于点头:“行吧,你都这么说了,咱们就破上点儿银子,吃顿好的。”

  他这句话,让沈伯谦轻松许多。

  跟陈家那边的这几位亲戚关系刚缓和,他还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他们的理解。

  只是,到中午还有些时间,要吃饭还得等等。

  他们没干等着,去县里的香料铺子和药铺转了转,把需要的东西买了个七七八八。

  沈伯谦看着满满的收获,心道:就算不给刘家送去,自己留着用也是好的。

  逛街的时间总是过得比较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马大姨夫把车一存,极为豪气的一挥手,带着一丝兴奋的说道:“走,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看他那架势,沈伯谦还以为他要带着自己去青楼呢.....

  结果,三人来到了一个二层的酒楼门前,上书三个大字——云来居。

  只是到酒楼吃个饭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

  但马大姨父兴奋之情丝毫不减,指着招牌,坚定的说道:“要说清水县最好的酒楼,那就只能是刘家的云来居。”

  ......这是,脑残粉呐。

  三人在大厅边上儿的桌子落座,点了四菜一汤,全是小二推荐的招牌。

  四个菜是烤猪肉,蒜泥白肉,炖羊肉,清蒸鱼,汤是五花肉黄豆酱汤。

  大姨夫豪兴大发,还说要点壶酒,沈伯谦劝他说,他们还要保持清醒去刘家,不能喝酒,他想了想,确实如此,只好作罢。

  云来居不愧是清水县首屈一指的酒楼,师傅手艺的确不错。

  沈伯谦总算稍微找回了一点儿吃饭的感觉。

  最好的是那道烤猪肉,用了蜜汁和梅汁提味,不愧是招牌。

  蒜泥白肉用料简单,味道却十分到位,难怪也是招牌。

  炖羊肉用了黄酒除去膻味,但味道也就是中规中矩。

  清蒸鱼实在名不副实,说是清蒸,却用上了酱油和黄酱,只剩下咸、香两个味道,失了鱼本身的鲜味。

  五花肉黄酱汤味道还可以,但油却略重了些。

  总的来说,满分十分的话,沈伯谦给师傅打六分,但其中四分都是手艺分。

  菜虽还不错,但因为缺少调味料,味道显的有些太过单一,没有层次感。

  整个大厅除了酒味之外,能闻到的也就是咸、香、酸、甜四种味道,作为一个曾经吃遍五大洲的人,这实在是太过煎熬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想当年,自从屡屡将那个棒子同学的脸踩到地上后,不少同学前赴后继的来挑战。

  有个吃货坚称法国菜和日本菜才是绝品,中国菜根本不入流。

  沈伯谦照样还是不做回应,然后耗费了整个暑假的时间,请人教他学习研究中国的菜系发展。

  暑假结束,他以一篇声情并茂的中国饮食发展简评论文征服全年级。

  顺道,还拿出一锅他自称为“非常不入流”的卤汤。

  中国菜的精品你们也不懂的欣赏,我也懒得伺候,就拿这不入流的东西给你们尝尝吧。

  别看不入流,照样馋死你!

  一帮人围着一锅新鲜出炉的卤味,吃的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而那位吃货同学,吃的尤其夸张,自此,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提“不入流”这几个字.....

  这一次,沈伯谦准备拿出来还刘家恩情的就是曾今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的卤汤。

  这个世界饮食业虽然发展迟缓,但托汉代商路和东吴航路的福,从世界各地引进的东西还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