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木槿王妃第16节(1 / 2)





  但凡明眼人,在这个时候也已经瞧出了端倪,苏木槿更是早已知晓,此事除了冯姨娘,断不会再有第二人。一想到,苏灵兮明知谢珩也坐在桌案前,却仍旧将酒端了出来,便细思极恐。如此有安排,有目的地下药,其一是冲着自己来的,其二谢珩的出现,对于冯姨娘她们来说,就是天赐良机。

  若是谢珩真喝了这酒,那可就……

  她不敢再想下去,与之对坐的谢珩瞧见她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忍不住伸出手来,轻扣了扣桌子,冲她微微一笑,宛如瑞阳初遇,冰雪消融。

  苏木槿见他这般,虽然脸上毫无波澜,心中倒也着实松了一口气,

  而苏呈怀则眉心紧拧,看着跪在地上的雀欢,冷声道,“你既不肯说出是何人指使,那这镇北侯府自然也就容不得你了,谋害主子,罪大恶极,不光是你,你的家人也会因此受牵连。叫人连夜去抓拿,若有违抗者,一律乱棍打死!”

  雀欢本以为家人能躲过一劫,听到苏呈怀如此一说,两颗豆大的眼泪滚落出了眼眶,心也凉了一大截,声音凄切,“侯爷既不愿意相信奴婢,奴婢愿以死明志,还请侯爷善待奴婢的家人!”

  说罢,突然起身,朝着邢谦奔了过来,伸手将长剑拔出了剑鞘。邢谦哪里料到她会有如此举动,想阻止时已经来不及。而谢珩眼疾手快,从碟子里拈了粒干果,飞弹了出去,将雀欢手中的长剑击落在地,声音慵懒道,“侯爷已经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不愿说出实情。若换作本王,你这样的,便是诛九族也难辞其咎!”

  谢珩向来是个骨子里清冷的人,此话语气虽浅淡,却是寒意逼人,让雀欢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苏木槿转头看了谢珩一眼,却他那黑曜石般的双眸中,燃气了一丝火光。

  虽然知晓谢珩是懂分寸的人,却也怕他气上心头,做出什么荒唐事来,她连忙轻轻地唤道,“殿下。”

  听到声响后,谢珩眼里慢慢爬起了一丝柔和。他一想到自己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的人儿,却遭人污蔑,受了不白之冤,他就气得火冒三丈。如此许久,他一言不发,也算是忍耐到了极致。

  雀欢听后,又回看了冯姨娘好几眼,这才道,“侯爷,是

  许是耽搁了一阵子,还没等雀欢将‘冯’字说出口,苏呈怀却突然站起身来,打断了她的话,“时候不早了,先将她关押起来,明日再问吧!”

  这出闹剧,以不了了之作为收场方式,谢珩自然不依,可一转头就看到苏木槿神情肃穆的样子,也只好作罢。

  “本王也有些乏了,先行一步。”他站起身来,也懒得同苏呈怀说什么客套的话,径直出了侯府。

  苏木槿看着眼前一副狼藉的模样,也寻了个借口,匆匆回了屋子。

  方才那一幕,茯苓都看在眼里,她忿忿不平道,“小姐,今日之事,实在可气。眼看雀欢马上就要指认幕后主使了,侯爷却说明日再问!”

  苏木槿看得一清二楚,爹爹在这紧要关头,如此举动,为得就是袒护冯姨娘,包庇她犯下的罪责。

  听着茯苓在自己耳边聒噪个不停,苏木槿却不以为然道,“你也不用那么着急。说到底,她们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罢了。”

  “可是小姐,她们都这样污蔑您了,您怎能坐得住啊?”茯苓又急又气,想到冯姨娘和苏灵兮那两张面孔,她心里就堵得慌。

  苏木槿浅笑一声,从发髻上将几只碧玉簪子取了下来,“坐不住又怎样?将此等荒唐事,告知于天下吗?家丑不可外扬,爹爹最好面子,倘若我死咬住不放,倒叫她们有了可乘之机,反倒成了我的不是。今日之事,爹爹已然知晓谁是主使者,日后也必然会多留个心眼,凡事顺其自然就好。早点歇息吧,明日随我去见个人。”

  茯苓细想了想,也觉得甚有道理,便了应了一声,出门打热水去了。

  苏木槿坐在烛台前,静静地看着帕子中的小瓷瓶,思绪悠悠然地飘到了很久以前,轻叹一口气,“这么多年了,有些事,总该有个了断。”

  谢珩的眼角余光轻扫了苏木槿一眼,却见她目光平时前方,对苏灵兮说的话是充耳不闻,粉嘟嘟的两颊看起来像一只圆鼓鼓的河豚,俏皮又灵动,许是她心里还有气,从落座起也不曾用正眼瞧自己。

  第23章 、惊天阴谋

  那个时候,苏木槿才知道母亲一直都被瞒在鼓里,骗得好惨。

  而深知内情的芸姑姑见了这一幕,也很是无奈,寻了借口,请求苏呈怀让自己回乡。苏呈怀念及旧情,给了她一笔银两,应允她离开镇北侯府。后来在苏元青的接济下,在长安城内安置了下来。

  而为了防止此事被冯姨娘发觉,累及芸姑姑,这些年,只是按时叫贴己人送些衣物银两,兄妹二人鲜少亲自探望。纵然心中再惦念,却也无可奈何。

  她微微颔首,思绪万千,从前的旧事,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十年前,芸姑姑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在母亲去世后,也一病不起。彼时在外人眼里,母亲同冯姨娘情同姐妹,母亲在临终前,甚至嘱托父亲一定要好生照顾她。可谁知,在母亲病逝去后三个月,冯姨娘就领着苏灵兮进了镇北侯府。

  芸姑姑的宅院位于一处偏僻的山脚下,苏木槿到时,已经过了晌午。太阳高高挂在空中,晒得人困意愈浓。

  茯苓上前轻轻叩门,不少一会儿,就从里头传出一个妇人的声音,“谁呀?”

  出了府门,上了马车,直奔目的地而去。

  一路上,苏木槿的心里总有些担忧,将那只小瓷瓶捧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瞧见了好几遍,这才忍不住问道,“茯苓,我与芸姑姑许久未见,而今却因这样的事登门拜访,会不会太唐突了些?”

  茯苓紧紧握住她的手,安抚道,“小姐多虑了,芸姑姑她可是时常盼着小姐呢,又怎会唐突?”

  “小姐,奴婢在想,要不还是叫上大公子一起吧,虽说不是出远门,但总归人生地不熟的。”

  听茯苓这么说,她又折返了回来道,“事关重大,眼下也并无定论,况且哥哥又是个急性子,我担心他知晓以后,定会找冯姨娘当面质问清楚,这样一来,打草惊蛇,倒叫她们有了给自己开脱的机会。”

  “她一个人可没有那个胆子!”苏木槿想起昨日那许多看似平常的巧合,淡然一笑,缓缓起身道,“马车可备好了?”

  茯苓连连点头,“回小姐,已经在门口候着了。还有您吩咐的那些糕点,是奴婢叫他们一早起来现做的,还热乎着呢。”

  “昨夜里裴世子一直起不来,今早才走的。冯姨娘又去闹了侯爷,说是等会子去相国府,找裴相国商议此事。”

  茯苓又道,“昨儿半夜里,还隐约听见三小姐的哭声呢。可奴婢听说,这相国夫人虽是女流,却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而今出了这等事,想来就算是侯爷亲自出面,也未必能平息这口怒气啊……”

  翌日又是个明媚的大晴天,苏木槿早早起床,洗漱完毕,端坐在镜匣前,细细描眉,却见茯苓春光满面地从外头走来,神秘兮兮道,“小姐,早起的时候,奴婢在外头碰见了青芽,您猜,昨日之事,后来如何处置了?”

  “好,那我们走吧。”她说着就要往门外走去,却见茯苓愣在原地,似乎有话要说,便问道,“怎么不走啊?”

  茯苓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满口称赞道,“小姐果然聪慧,奴婢愚钝,竟不曾想到这些。小姐放心,此事,奴婢绝对不会向大公子提起半个字。”

  今日起得早,出了院门只瞧见几个老婆子正在裁剪花枝,开败了的花儿,零零散散落了一地,晨风扫地,天边才起了一缕绯红的朝霞。

  她微微颔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有些不放心地叮嘱道,“这件事,哪怕是晋王殿下,也不能透露半个字。”

  “是,小姐。”茯苓连连点头应着。

  “她那杯酒本就是冲着我来的,可晋王殿下替我挡了酒。我们二人,无论是谁喝了这杯酒,都正中她的下怀。可是万万没想到,裴彧会从旁插手,”苏木槿冷笑一声,“她一门子心思想攀上高枝,可那相国府的门槛,又岂会是那么容易进的?自食其果,怨不得旁人。”